■ 本报记者 魏 溦 通讯员 韦银荧 王小婉 农庆华
“教育是国之大计,更是边疆振兴的基石。”日前,住滇全国政协委员、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特邀宣讲员龚健梅,带着“冒热气”的会议精神走进校园,以一场“接地气、有温度”的宣讲,为广南县教育工作者播撒思想火种。这场跨越千里的精神传递,不仅架起全国两会与边疆地区的“连心桥”,更在壮乡苗岭的教育沃土上催发新的生机。
3月春日的午后,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龚健梅刚从全国两会会场返回家乡,便化身“两会精神传播者”,向全校教职工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这场宣讲不是单向输入,而是双向奔赴的思想对话。
广南县城区第四小学校教师蒙玉兰攥着笔记本感慨道:“听了宣讲,我深受鼓舞。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将其融入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育人质量。”教师赵春勇说:“国家对教育的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作为一名基层数学教师,我对发展教育充满信心。今后,我将着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龚健梅还利用课余时间,与教师们围坐交流,结合工作感悟讲述全国两会期间所提关于优化资源配置、破解基层教师人力困境的提案撰写过程,并就如何将全国两会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与教师们进行讨论。
“宣讲不是终点,而是实践的新起点。在下一步工作中,我将把全国两会精神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把全国两会精神传达到壮乡苗岭的村村寨寨,让全国两会精神像苗岭的映山红开遍村寨。”作为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工作者,龚健梅表示,将继续扩大宣讲范围,推动全国两会精神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