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音笛
近年来,峨山彝族自治县政协积极探索构建提案“提、立、办、督、评”全链条闭环管理体系,推动提案工作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从“答复型”向“落实型”提升,有效提高了提案办理质效。通过强化选题引导、严格审查交办、注重办理实效、深化跟踪督办、完善评价激励等举措,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提案工作经验。
峨山县政协始终把提案质量作为核心,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搭建学习平台,定期推送政策法规和重点工作动态,拓宽委员知情明政渠道。为确保提案“言之有据”,县政协建立“委员+智库+部门”联合调研机制,组织委员深入基层开展分组调研、联合调研等活动。严格实行“预审把关、初审分类、终审定案”三级审查机制,对内容空泛、操作性不强的提案推行“回炉打磨”,确保立案提案案由明确、建议可行。对不符合立案标准的提案,及时向委员说明原因并引导转为社情民意信息。坚持高位推动,建立“党政领导领办、政协领导督办、专委会跟踪”机制。在办理流程上,要求承办单位做到“办前沟通、办中协商、办后反馈”,明确答复中区分“已落实”“计划落实”“无法落实”三类情况,并附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对“计划落实”类提案,次年开展“回头看”,确保提案办理不走过场。建立提案办理台账,实行销号管理,明确责任单位、时限和督办人员。
此外,峨山县政协还构建“专委会对口督办+党政联合督办+委员参与督办”体系,对进度滞后单位进行及时提醒,并通过界别活动实现“督办+建言”的结合。为提高透明度,县政协每年在政府网站公开提案原文及办理进展,接受社会监督。通过“晒提案、看办理、亮成效”,推动提案办理从“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