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43 云南省政协主管云南政协报社主办新闻热线:0871-64174089






架起“连心桥” 奏响“幸福曲”

——昭通市政协“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综述

2025年06月24日

■ 本报记者 吴菀溶 通讯员 李启伟 邓天彬 葛乙民

“感谢市政协组织医疗团队上门开展义诊活动,免费为我们测血压、测血糖,检查内科、外科(含骨伤科)等相关疾病,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近日,刚做完检查的昭通市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村民李章珍高兴得合不拢嘴。这是昭通市政协创新履职方式,开展“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助推乡村振兴的一个镜头。

在大气磅礴的乌蒙山脉与奔腾不息的金沙江水的见证下,昭通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场由政协委员引领的基层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近年来,昭通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通过创新开展“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为强化委员履职担当与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提供了独特的“昭通经验”。

践行初心使命的履职画卷

自昭通市政协启动“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以来,全市政协委员共联系各类专家1665名,2.3万余人次深入基层一线,服务群众3.5万余人次,为民办实事3881余件,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该行动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以“五联系”“六深入”为载体,深入基层调研,开展委员履职“服务为民”活动。昭通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挂帅,带领7个指导组奔赴各地,指导行动开展,搭建起委员履职“服务为民”的“连心桥”,实现委员履职“零距离”、服务群众“全覆盖”。

目前,昭通市各级政协委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街道社区、乡镇村组,聚焦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环境保护、乡村全面振兴等热点问题开展调研,反映社情民意,服务基层群众。

推动基层治理的扎实行动

昭通市政协开展“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以来,积极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成功解决了诸多基层治理难题。

在昭通市昭阳区凤凰街道西街社区,一场由昭阳区政协组织的院坝协商促成了治安巡逻队的成立,队员们身着统一服装,定时巡逻,为辖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巧家县政协通过协商解决了巧家县大寨镇海口社区者拉塘居民小组土地租金支付问题;盐津县政协通过协商提升了基层片区通信保障水平;永善县政协通过协商营造了文明和谐的乡村新风尚;水富市政协通过协商填补了群众文化活动阵地的空白……政协的制度优势正逐渐转化为基层治理的实际效能。

履职服务为民的立体呈现

在助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昭通市政协组织委员深入乡村,每名委员联系1名以上困难群众,每年至少面访2次,了解并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

市政协委员廖兴巧不仅吸纳脱贫户到企业工作,还与11个专业合作社合作,带动6个乡(镇)1.2万户6.2万人种植方竹10万亩,户均年增收6000元以上;市政协委员马永华扩大苹果冻干生产车间,2023年收购苹果100吨,帮助群众增收60余万元,长期招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30余人,月支付劳务工资10余万元;镇雄县政协委员姚正莲为568名低收入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这些委员的行动,展示了政协委员助力乡村振兴的风采。

增进民生福祉的实干担当

教育和健康是民生之基。昭通市各级政协组织一直心系教育事业。在昭阳区政协的推动下,昭阳区靖安新区“四点半课堂”解决了外出务工群众子女放学后无人看管和辅导作业的难题;市政协委员任世雄捐赠3万元开展儿童关爱服务活动;市政协委员廖兴巧的公司为困难家庭劳动力提供务工机会,并对挂联脱贫户子女考取不同层次学校给予5000元、3000元、2000元、1000元不等的一次性奖励,帮助500余户家庭解决子女教育学费难题;镇雄县政协委员赵泽富捐款43.6万元,帮助112名学子圆了大学梦。

在健康事业方面,医疗卫生界别的委员们定期开展义诊义医活动。在镇雄县赤水源镇,每月一次的义诊为群众送去便捷医疗服务;在彝良县荞山镇,“送医下乡”活动让村民王大爷不出远门就能做胃镜检查并免费看病。2023年7月,昭通市政协组织11名医疗专家为彝良县群众开展义诊义医活动,当天为300余名群众义诊,免费为31名经济困难群众做消化道早癌检查。

助力产业发展的主动作为

昭通市政协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千亿元级高原特色产业的部署要求,积极建言献策、助力产业发展。委员们深入调研后,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主攻二产精深加工、带一产提质增效、促三产融合发展”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思路。

在产业发展一线,委员们各显神通。彝良县政协委员彭家江在1.08万亩的天麻种植基地为群众培训天麻种植技术,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增收;市政协委员杨科协调15万元经费,邀请专家到彝良县两河镇开展独蒜兰种植技术指导;市政协委员张歌联系专家指导鲁甸县茨院回族乡农户种植羊肚菌;市政协委员杨平生联系金融部门为盐津县、鲁甸县农户发展肉牛养殖、香菇和鸡枞种植产业提供8700万元信贷资金。

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

昭通市政协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就在“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启动当天,昭通市政协联合昭阳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干部职工200余人在昭阳区苏家院镇双河村开展“绿美昭通·政协行动”义务植树活动。之后每年植树节,市政协都会组织义务植树活动,为绿美昭通建设增绿添彩。同时,市政协将河(湖)长制、林长制视察工作纳入年度计划,监督推动责任落实,以实际行动生动践行“两山”理念。

在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中,昭通市政协积极作为。通过深入调研、协商议政,推动完善赤水河流域跨省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将补偿期限从3年延长至5年,资金规模由每年2亿元增加至每年3亿元。如今,赤水河流域(云南段)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提升,出境断面水质连续多年保持在Ⅱ类以上,鱼的种类从2020年的36种增加到现在的42种,珍稀鱼类的种群和数量明显恢复。

谱写共建共享的城市新篇

自2021年昭通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昭通市政协积极响应,动员广大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职工投身创建工作。委员们深入街头巷尾,开展交通劝导、环境卫生整治、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如今,昭通市的大街小巷文明风尚渐浓,每一次斑马线前的礼让、每一次俯身捡拾垃圾,都展现着委员们参与创建的美好形象。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昭通市政协主席申琼说。今天的乌蒙大地,昭通市各级政协委员依然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他们的背包里装着民情日记、政策文件和产业规划图。这场“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不仅走出了政协履职的深度与温度,更走出了新时代“人民政协为人民”的使命担当。

--> 2025-06-24 ——昭通市政协“千名委员走基层”行动综述 1 1 云南政协报 content_50243.html 1 架起“连心桥” 奏响“幸福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