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居正 通讯员 刘宽强
近日,中共保山市委书记杨军在市政协2025年度重点提案之一《关于推动保山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上作出批示,要求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认真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发自内心地做好服务,实实在在地解决一批困难和问题,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据了解,保山市政协原计划拟请杨军领办的是另外一件重点提案,而在征求意见时,杨军挑选了这件提案,这也是他连续两年领办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提案。
去年,杨军领办的提案是由民建保山市委会提交的《关于改善营商环境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建议》。对于这件提案,杨军同样作出了批示。值得一提的是,该提案提出的有关建议得到了有效采纳和落实。如:在完善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督办处理机制方面,保山市委、市政府制发了《保山市营商环境投诉办理工作制度》,明确了投诉受理、转办、督办的处理流程,对投诉办理程序、时限、要求等作出规定;在让市场主体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方面,组织民营企业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等各类座谈会,让经营主体直接参与涉企政策的制定,建立了《保山市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企沟通圆桌会议机制》;在建立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制度方面,持续开展民营企业评议政府职能部门工作,组织民营企业对省级政府职能部门和市级政府职能部门进行评议;在推进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方面,按照“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的新模式和“进一扇门、到一个窗、只跑一次”就能办成事、办好事的目标,市级27个部门的655个政务服务事项集中纳入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范围,让群众从“一事多头跑”变成“一窗办多事”,实现从“单打独斗”到“无缝衔接”转变,兜底解决部门各自“摆摊设窗”带来的窗难找、反复跑、脸难看、排队长、办事效率低等问题。
通过政协提案推动,保山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成效可圈可点——2024年,保山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完成853.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6.6%,比重排名全省第1位,对GDP贡献率达84.2%,拉动经济增长2.15个百分点。
提案《关于推动保山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由市工商联提交,被确定为今年保山市政协10件重点提案之一。
该提案直言不讳地指出,近年来,保山市制定了政府圆桌会议、领导干部挂钩联系服务民营企业等许多为企业服务的工作机制,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困难少、企业覆盖面窄、“挂而不联”或只联系不服务等问题,工作机制形式大于内容,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融资难、用地保障难、承诺政策兑现难、清欠账款难、市场开拓难等问题,未能得到有效缓解或解决。同时,少数部门主动服务企业的意识淡薄,在企业办事过程中依旧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况,少数部门甚至存在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管不问的情况,企业的合理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既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也影响政府的公信力。此外,目前各级各部门都有惠企政策归集宣传渠道,但尚处于政策归集的初级阶段,更多是政策文件的上传收集,条理分类不清,难以做到政策精准、及时推送,难以适应政策多、市场主体多、个体差异大等新特点,导致在政策推送和执行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政策解读不到位、政策落实难等问题,一些企业未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该提案还指出,当前,保山市民营经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困难与挑战,主要表现在服务机制作用发挥不充分、主动服务意识亟待加强、惠企政策宣传推送不精准不及时等方面。针对存在的问题,提案建议,让现有机制“转”起来、让服务意识“强”起来、让政策推送“快”起来。
这些问题很尖锐,却很实在。解决好这些问题,正与保山市委书记的相关批示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