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43 云南省政协主管云南政协报社主办新闻热线:0871-64174089






协商为彝寨文明蝶变按下“加速键”

——楚雄市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2025年07月01日

■ 本报记者 刘玲玲 通讯员 谢富

近日,在楚雄市大过口乡磨刀箐村李家村民小组青瓦黄墙的彝族院落里,市政协委员、乡干部、村民代表等共30人围坐在一起,一场以“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

“自去年召开移风易俗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后,确实有一些成效,但还有不少人思想没有改变过来,总觉得祖祖辈辈遗传下来的规矩动不得。”大过口乡党委相关负责人坦言。据了解,自去年8月楚雄市政协牵头在大过口乡召开移风易俗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部分群众思想认识有差距、村民自治作用发挥不明显、宣传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

“移风易俗不是‘一阵风’,需要久久为功,多方携手共同努力,进一步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旧的思想观念,培育新的文明风尚。”楚雄市政协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次,市政协再次聚焦“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牵头组织召开一场“回头看”协商会,旨在破除陈规陋习的“表”,根治思想观念的“里”,为彝家村寨的文明蝶变按下“加速键”。

“高价彩礼要不得!我家两个儿子结婚,彩礼钱全是借来的,日子越过越紧……”村民王大叔一番掏心窝子的话,瞬间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我建议搞个‘红黑榜’,党员干部家有违规操办红白事的,就在‘黑榜’上曝光。”

……

经广泛协商,会议达成以下共识——

立规矩。织密村规民约网,激发群众自治活力。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的红白事、邻里关系等热点难点问题,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为乡村治理立下“铁规矩”;通过召开党员干部会、群众会,深入宣讲移风易俗典型案例,开展座谈交流,让群众在思想上“破冰”;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和远离婚丧大操大办,树立婚丧一切从简的新观念,让文明新风在乡村大地蔚然成风。

创形式。深挖本土彝族文化,宣传引导入脑入心。深入挖掘大过口乡彝族文化,编排具有本地特色的戏剧、小品、民间小调等,将多变情景故事融入常态化宣传内容,激发群众观看兴趣,拓宽宣传覆盖面;进一步加大对《新风徐来》等短视频的宣传力度,把深化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坎里;扩大“双语”巾帼微讲堂《移风易俗“她”倡议》覆盖面,引导广大妇女践行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尚;制定移风易俗倡议书,引导崇尚文明简朴的礼俗新风。

树榜样。选树推荐先进典型,聚力引领文明新风。由各村组分别制定特色评选方案,积极开展省级“文明户”“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申报评选工作;对先进典型进行动态管理,确保推选出的道德典型群众认可、事迹突出;积极选树一批优秀党员干部担任“文明乡风宣传员”,及时劝阻和制止老旧丧葬习俗。同时,10支“双语”志愿服务队对典型事迹“故事汇”进行巡回宣讲,做到比有方向、学有榜样。

--> 2025-07-01 ——楚雄市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推乡风文明建设 1 1 云南政协报 content_50444.html 1 协商为彝寨文明蝶变按下“加速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