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43 云南省政协主管云南政协报社主办新闻热线:0871-64174089






升级产业链 激活新动能

——省政协委员提案呼吁激发中药材产业发展潜力

2025年07月01日

■ 本报记者 王碧炜

目前,中药材产业已成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1+10+3”重点产业之一,在全面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云南在中药材尤其是道地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环节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亟待进一步挖掘与释放。

“道地药材产业链的优化升级,不仅关乎产业本身的发展,更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如果合理规划、科学发展,道地药材产业必能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委员李金良提交了《关于做优我省道地药材产业链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提案指出,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全国领先,具有种类多、种植范围广泛等优势,但在种源和种植方式上存在短板。

提案建议,应构建全链条发展格局,围绕构建高效协同的道地药材产业链体系,建立健全适合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组建省级道地药材产业链建设专班,明确产业发展牵头部门及配合部门的职能职责,凝聚多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制定道地药材产业发展规划,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和补齐产业链短板等方面,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道地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物流等全链条融合发展,使之成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示范。

合理规划种植是提高道地药材质量的关键。提案建议,应围绕大宗道地药材品种,尤其是濒危野生品种,以云南省道地药材名录发布为契机,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道地药材种植区域,引导企业和农户有序开展种植,并在道地药材产区建立原种场,实施种源保护。依据道地药材区划,研究布局合理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统筹规划特色种子种苗培育。通过标准化、规范化、差异化种植,进一步降低种植成本,提高道地药材质量。

此外,还应强化技术规范,有助于提高道地药材产量。引入或培植专业化的企业主体代替分散的药农加工,建立健全道地药材产地初加工标准体系,强化清洗、分级、干燥等环节的技术规范,积极推动中药材产业链领军企业设置产地加工业务,充分发挥领军企业的创新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带动壮大一批专精特新的产地初加工企业集群。以GAP基地评价为抓手,持续推进道地药材GAP基地评价工作,制定全省道地药材加工技术规范,实现道地药材“真实、优质、稳定、可控”的目标,进一步提高道地药材产量。

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对提升道地药材用量意义重大。提案建议,应进一步整合道地药材相关的科技资源,支持云南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与企业多方合作共建“道地药材+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平台,推动道地药材大数据系统建设,建立产业追溯体系。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道地药材科技创新研究的支持力度,建立相对灵活的经费激励机制,进一步强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促进数字赋能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激发道地药材的发展潜力。

--> 2025-07-01 ——省政协委员提案呼吁激发中药材产业发展潜力 1 1 云南政协报 content_50473.html 1 升级产业链 激活新动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