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43 云南省政协主管云南政协报社主办新闻热线:0871-64174089






景谷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采纳县政协提案建议——

推动产业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07月01日

■ 本报记者 董荣蓉

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地处云南普洱茶核心产区,大白茶种植历史逾百年,是景谷县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目前,景谷县大白茶品牌弱势,市场认知度低;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抗风险能力弱;种植、加工等缺乏统一标准,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市场公信力;且渠道单一,依赖传统批发和线下零售。”景谷县政协委员杨睿说,景谷大白茶产业升级是激活县域经济、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应通过品牌化引领、全链式开发、数字化赋能、多元化营销,推动“绿叶”变“金叶”,为景谷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景谷县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杨睿与何青元、马燕早、金正祥、李蓬、邵凌云、赵航、陶云会、刘继芳、张继文、王云波、刀明、刀伟等13名县政协委员联名提交了《关于推进景谷大白茶全产业链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的提案》。

提案建议,应强化品牌战略,持续打造“中国大叶白茶”名片。构建品牌体系,申报景谷大白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国家级非遗、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提升文化溢价。完善政策,加强基建,扶持企业研发白茶衍生产品,并促进茶旅融合发展。围绕推进标准化与科技赋能,建立“茶园到茶杯”全程可追溯体系,推广有机认证、雨林联盟认证。设立“景谷白茶质量检测中心”,定期抽检并公示结果。

提案交由景谷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办理。日前,景谷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对提案进行了答复。

答复称,当前,景谷大白茶产业链升级工作已取得相应成效,依托朱兴正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普洱综合试验站,目前在景谷县10个乡(镇)67个村实施有机茶园认证,累计安装宣传栏1000块,2024年实现有机茶园(含转换期)24.42万亩;2025年计划培训1000人次,推进24.42万亩茶园转换认证,强化绿色生产基础。投资201.98万元建设4条标准化白茶生产线,推动景谷大白茶统一生产技术标准数字化应用,提升加工效率与产品一致性等。

答复称,下一步,将积极采纳提案建议,科技赋能,打造“智慧茶产业”。深化与省农科院、云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建设大叶白茶研究中心,推进数字化加工技术应用,建立全产业链追溯体系,让科技为品质护航、为品牌赋能。规划建设景谷大白茶科技产业园项目,已完成土地报批,建成后将实现茶产业集科创、文旅、康养于一体融合发展,构建“多元茶生态”。加快茶旅融合项目建设,开展“采茶节”等体验活动,推动白茶与康养、文旅、研学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业态。规划建设秧塔古茶山白茶庄园,配套集标准化生产线、游客接待中心、农家乐、产品评鉴中心及住宿于一体的茶叶庄园,打造产业集群。

--> 2025-07-01 景谷县茶叶和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中心采纳县政协提案建议—— 1 1 云南政协报 content_50484.html 1 推动产业升级 助力乡村振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