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统一刊号:CN51-0043 云南省政协主管云南政协报社主办新闻热线:0871-64174089






共筑强省梦 同心创未来

——第三届滇商大会开幕大会侧记

2025年07月29日

■ 本报记者 王碧炜 刘玲玲

三载重聚滇商盛会,群贤再绘云岭宏图。7月27日,以“聚力滇商新动能,共推云岭开新局”为主题的第三届滇商大会在昆明盛大召开。来自云岭大地的知名企业家、心怀桑梓的海内外投资者、志同道合的商会协会代表,以及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等近300名嘉宾齐聚一堂,畅叙桑梓情谊,共谋发展良策,共绘未来美好蓝图。

滇商大会是省政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省委决策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服务中心大局工作的一项重要履职活动。自2023年至今,大会已成功举办三届,为宣传推介云南、点燃滇商激情、发挥滇商优势、助力招商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大会持续营造“亲商、爱商、护商”的浓厚氛围,为助力云南“3815”战略发展目标实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云南篇章贡献了积极力量。

凝共识 明方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怎么看滇商?我认为,就是已在云南的、看好云南的、将到云南的企业家,都是我们心目中的滇商,都是自家人。” 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会上的讲话,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广大参会嘉宾的心,也为滇商的定义注入了新的内涵。

滇商,作为云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成长与壮大,对云南的发展意义非凡。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也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的重要一年。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强调,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是当前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工作重点。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云南产业和企业发展指明方向。在此关键背景下,召开第三届滇商大会,可谓时机重要、意义重大。大会为云南各界与企业家们搭建了一个深入交流、凝聚共识的平台,共同探讨如何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推动云南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会汇集了来自全球的滇商翘楚及海内外知名企业家,共谋云南文旅高质量发展之道,彰显新时代滇商群体与各界精英携手赋能地方文旅产业升级的深厚情怀与责任担当。”在云南扎根创业30年的云南湄公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俞锦方感慨道。在他看来,本次滇商大会恰似一座金桥,连政企、通四海、聚英才,不仅破解了企业发展难题,更促成了资源要素的“化学反应”,让好项目找到好伙伴,让好创意结出好果实。

与会嘉宾们纷纷表示,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坚定发展信心,把握云南发展机遇,积极投身云南建设。

优环境 见诚意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近年来,云南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可谓诚意满满、举措频出:2023年,云南颁布《关于加快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25条措施;今年2月,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云南省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倡导”清单(试行)》。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既划清了“亲清”边界,更筑起了发展“暖巢”。

大会现场,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予波为“滇商学院”授牌,让滇商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为提升云南民营经济质量和企业家素质,省工商联与云南大学共建滇商学院,着力培养更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和“开放包容、富滇济世”的优秀民营企业家,更有力度、更有质量地促进“两个健康”,助力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这不仅是云南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更是对滇商群体的殷切期望。

此外,一个细微之处也彰显出云南对企业诉求的重视。会场上,每位企业家嘉宾的座位上都有一张“第三届滇商大会企业投资意向征集表”。云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俊民在推介云南时表示,希望广大企业家嘉宾积极反映诉求、建议、困难和问题,相关部门会建立台账,一条一条梳理并跟进落实、给出答复,确保大家的每条意见都得到有效的回应。

“云南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和民营经济发展工作,真心实意把广大企业当作云南发展的最好合伙人,大力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和服务环境。”赵俊民的发言如同一颗定心丸,让企业家们感受到了云南的真诚与决心。

如果说政策创新是此次大会的“软实力”,那么精细化的会务筹备则彰显了“硬功夫”。 早春过后,云南便主动出击、诚意邀商,吸引了来自海内外的230余家企业及商协会踊跃参会,规模更胜往届,层次显著提升。

展优势 绘蓝图

大会推介环节,一组数据令人眼前一亮:云南每度电二氧化碳排放仅0.13千克,为全国最低,绿色能源生产清洁度达到了88%。使用云南绿色电力的企业,其产品在出口时将至少节省8%的碳关税,这无疑是云南不可多得的发展优势。

云南的禀赋,远不止于绿色能源。在资源型产业、高原特色农业、旅游产业等领域,其优势同样耀眼。当前,云南正全力培育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三大引擎”,吸引了众多嘉宾表达投资意向。

“云南复杂的高原山地地形、广袤的森林覆盖、部分偏远地区的可达性难题,对传统产业发展提出了挑战。但挑战中也蕴含着机遇,无人机不受地形限制、响应速度快、作业效率高的特点,与云南的地理特征和发展需求形成了天然、强大的互补效应,将直接赋能优势产业升级、创造新消费场景。”深圳联合飞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田刚印对云南未来低空经济的蓝海市场充满期待。

大会如同一扇窗口,让滇商代表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读懂”云南,极大地提升了对云南的关注度。不少滇商表示已着手从各自的领域谋划下一步的发展。

“云南是‘动植物王国’,生物资源丰富,中药材种类繁多。”赛富亚洲投资基金管理公司首席合伙人阎焱建议,要依托这些资源,加大生物医药研发投入力度,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开展新药研发、中药现代化研究等。

全国工商联旅游业商会副会长、携程集团高级副总裁王韦表示,为扩大“旅居云南”品牌影响力,将加大线上宣传力度,深度演绎“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这一品牌内核。同时,强化节庆与时令营销,致力于将“旅居云南”塑造成一种融合身心疗愈、自我成长与社会价值的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象征。

广州江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叶灿江表示,今天的云南,发展动能澎湃,产业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发展底色亮丽,物流高效畅通,为所有商人提供了广阔舞台与兴业沃土。“我们近几年通过在云南投资,我深切感受到,云南营商环境持续向好,投资、创新、发展环境不断优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商人看好云南、投资云南。”

当前的云南,背靠14亿多人口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同时连接25亿人口的南亚东南亚新兴市场。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澜湄合作深入推进,云南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愈加凸显,将成为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

凡心系云南者,皆为滇商;凡投资云南者,皆为家人。与会滇商豪情满怀,纷纷表示,将弘扬新时代企业家精神,聚焦实业、深耕主业,勇立创新潮头,积极开拓市场,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云南建设热潮中,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 2025-07-29 ——第三届滇商大会开幕大会侧记 1 1 云南政协报 content_51261.html 1 共筑强省梦 同心创未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