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黄金瑶
日前,石林彝族自治县政协主席陈永宁组织该县相关部门负责人开展石林、陆良两县“赓续两县山水情 共商共建民族团结幸福路”院坝协商成果“回头看”督办调研。
自1995年石林、陆良两县政协牵头召开以“保稳定,求发展”为主题的联谊会后,双方不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共同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石林县西街口镇芭茅村作为石林人参果的核心主产区,与陆良县大莫古镇麻舍所村共兴产业、共享成果,互通频繁。芭茅村与麻舍所村通村道路全长4.3千米,其中芭茅村段长2千米,为泥结碎石机耕路,路基宽度3.0米至4.5米,道路坑洼不平,每到雨季泥泞不堪,不仅给两地群众生产生活通行带来诸多不便,还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因此,打通两地群众迫切需要的通村道路“最后一公里”,是两地产业发展的需要,是改善民生福祉的需要,也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需要。
2024年6月21日,石林、陆良两县政协在陆良县大莫古镇召开以“赓续两县山水情 共商共建民族团结幸福路”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会议本着“有事好商量,大家的事情由大家商量”的原则开展协商讨论,参会人员围绕议题畅所欲言,并达成以下共识:对陆良县大莫古镇新村段4.56千米的村庄道路进行改造提升,设计路基宽6.0米;对石林县西街口镇芭茅村段2千米的村庄道路进行改造提升,设计路基宽5.5米。会后,两条道路均按计划推进建设。
调研当日,调研组一行实地察看了石林县西街口镇芭茅村村庄道路改造提升工程进展,就路面整洁、边坡稳定、排水畅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调研组提出,要紧扣石林、陆良两县开展院坝协商所达成的共识,凝聚双方力量,共商共建民族团结“幸福路”,进一步方便接边群众生产生活,加强接边村组贸易交流,促进当地经济繁荣发展;建立乡(镇)、部门联动的协商工作机制,将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工作纳入政府日常工作范围,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规范化,确保农村公路路况完好、路权得到有效保护,全面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农村公路安全畅通。同时,县政协办公室要督促有关部门认真办理落实协商成果,通过民主监督持续跟踪问效,把协商成果转化落实作为院坝协商工作的“后半篇文章”抓紧抓实,推动院坝协商从“做了多少”向“做成多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