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文苑热土 > 
青铜熔铸的血脉:《古滇长歌》中的家国与归属2025-07-28
正是这份以生命为代价浇筑的信任与托付,如炽热的熔炉,最终彻底熔化了庄蹻心中固守“楚将”身份的千年坚冰,使守护滇地、融入滇民成为他灵魂深处主动选择的、崭新的生命意义与不可撼动的家国归属——这是这部剧对铸 ...
溢出茶盏的盛夏(外三首)2025-07-28
蝉鸣声声荡漾午后的燥热反复熨烫盛夏就这样被推进窗户沏一盏茶,在茶盏中我看见禅意涌动的盛夏盏壁游走的水珠如额前新生汗滴聚居茶盏起伏的海岸目光在水波中逡巡几片茶叶模仿扁舟的形态行进在盛夏滚烫的茶盏中阳光猛 ...
穿城流过的母亲河2025-07-28
我所居住的城市昆明,也有一条母亲河——盘龙江。近几年昆明的生态环境愈发向好,飞来的红嘴鸥不断增多,昆明人把它们视为城市的“精灵”,它们也将昆明人当作亲人,在盘龙江畔、滇池岸边,传颂着这段相约40年不离 ...
母亲的“重复键”2025-07-28
指尖抚过字条上晕开的墨点,忽然看见订单备注栏里,除了陈皮,还有一行小字:“如果送晚了,麻烦给我女儿打个电话,她总忘记按时吃饭。喝着带着陈皮香的小米粥,我终于明白,母亲的“重复键”从来都不是单调的循环。 ...
荷风过处皆诗行2025-07-28
酷暑难耐,夏日炎炎,荷塘里热闹非凡:绿意盎然的荷叶随风摇曳,满池荷花尽情绽放,爱凑热闹的小蜻蜓乐在其中,这大概就是荷花的美、荷花的香、荷花的韵所构成的最亮丽的景致了。藕节深植淤泥,生长出枝枝蔓蔓,枝蔓 ...
生命中的柔软与牵挂2025-06-23
我想,她把对糖果的思念、对婆婆的牵挂都藏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自从婆婆生病后,她和大姑姐们基本每周都会去医院探望,握着婆婆的手陪她说话。萍说,每天下班回家,糖果总会摇着尾巴扑上来,热情地舔她的手,围着 ...
南湖夜泊录2025-06-23
白炽灯将光绪十三年的条约投影在湖面,波纹扭曲了“蒙自海关”四个魏碑体大字,倒像列强撕扯中国版图时留下的齿痕。清朝光绪年间重修的匾额下,楹联“水天一色”与“蓬山不远”相映成趣,恍若北宋词人穿越时空的唱和 ...
世界的尽头(组诗)2025-06-23
怀着深深的好奇我用半生的积蓄和准备一路南下只为触摸到尽头的边际哪怕就一秒就一下在不到南极不回头的驱使下终于抵达了世界的尽头一片冰雪覆盖的世界一片蓝得动人的世界一片静得连呼吸都多余的世界物极必反在这里演 ...
春笋生长好季节2025-06-23
在小中甸的山林里,山竹可称得上是最丰富、最具情感的植物。每年春天,小中甸村民上山挖竹笋并拿到市场上售卖,这让香格里拉人饱了口福。走进小中甸,我问一位经验丰富的林业技术员:“挖竹笋不会伤害竹林吗。
最忆故乡桥2025-06-23
故乡的桥,不仅仅是一座桥,更是岁月的见证,是乡愁的寄托,它承载了我的童年记忆,也连接着我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我长大后,便外出求学工作,见识多了,才知道故乡的桥只是一座普普通通的桥,而且现在比我记忆里要小 ...
绿了荒山红了柑橘2025-06-16
2012年起,西二镇以海泊村委会为示范点,引进龙头企业带动发展柑橘种植。我们来到海泊村委会上寨村民小组种植大户蒋怀玖家的柑橘种植基地。先后建成了海泊、糯租、绿柴冲柑橘种植基地,矣维无公害苹果种植示范基 ...
云南,最靠近星星的地方2025-06-16
春风轻轻一绊,就让人跌倒在春的花瓣海中,让你惊叹这真是一个美丽的意外,没有酒,却醉得一塌糊涂。来云南,这里,万里星河闪耀华光,明月清风拂过,心中自有一轮皎皎圆月。即使一棵树、一片落叶、一片叶子的投影, ...
难忘那一锅 “绿汤”面条2025-06-16
早餐的面条也不买市场成品,而是由战友们值日轮流到目标单位的面条机上自行压制。执勤排的伙食独立设灶,仅配有一名炊事员,而战士每天的伙食费标准只有6角2分钱。压制面条是个技术活,战友们起初都很陌生。
一叶粽香 端午情长2025-05-31
又是一年端午节,粽子依然要吃,昆明的天空会飘雨,也会飘着粽香。那时,每年端午节前的星期天,大批昆明市民会到滇池边的芦苇地采摘粽叶,有骑自行车来的,有坐公交车来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而昆明人习惯用滇池边 ...
端午药街2025-05-31
十字街的晨光蘸着艾香在竹架上串起五色流年老街的青石板上脚步声细碎续命缕悬垂街边摇碎母亲灯影里穿针引线的旧时光针脚游走处青椒紫茄的香囊仍裹着童年呓语与永不褪色的避瘟祈愿东正街百草的药香漫过提篮菖蒲剑划开 ...
五月的风,唱着端午的歌(组诗)2025-05-31
端午,从纪念说起一个人,一种精神一段历史,一个传统节日从纪念开始端午,这个起源于中国的节日这个祛病防疫的节日这个同时被称为端阳、午日、重午、龙舟、正阳、浴兰、天中的节日这个传说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 ...
端午饰物中的文化密码2025-05-31
佩戴香囊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之一。我国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端午节戴“艾虎”的习俗,《荆楚岁时记》中有记载:“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裁为小虎,或贴以艾叶,内人争相戴之。”除佩饰艾虎外,有的地方还佩戴“老虎头”。 ...
趣谈古代端午2025-05-31
古人过端午,过的是一种心境,粽子里包裹的不仅是糯米馅料,更是对时令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其中最有趣的当属“躲端午”,人们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娘家团聚,这些风俗为端午节平添了浓浓的人情味。端午节,不妨放慢 ...
青春岁月漫过的路2025-06-09
是年7月,云南省政协组织了一个隆重的纪念活动,迎来了60年前鏖战在驼峰航线上的美国飞虎队员,我有幸被安排前往采访。街道两旁生机蓬勃的行道树,约有两层楼这么高,充满活力,就像报社一茬茬的年轻人,在阳光下 ...
吃 春2025-06-09
春饼、春盘,不仅自己吃,还相互馈赠,与亲朋好友一道品尝春天的味道,让生活有了更多浪漫的仪式感。无论是在纪实文献里,还是在文学作品中,只要春天里有野菜生长,人们的生活似乎就有了希望。槐花、刺白花的花蕾在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