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载耕耘结硕果,八方贤达聚云岭。”7月27日,第三届滇商大会将在昆明召开,此次大会以“聚力滇商新动能,共推云岭开新局”为主题。在西部大开发等多重战略的交汇点上,云南作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第三届滇商大会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云南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开放胜势,助推云南成为投资兴业热土、创新创业高地的生动实践。
回首一年以前,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2024年8月22日,由云南省政协主办的以“弘扬滇商精神,聚力昆明发展,助推云南辐射中心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滇商大会在昆明盛大启幕。这场汇聚200余位知名企业家及国内外滇商代表的盛会,既是对“开放包容、富滇济世”滇商精神的传承与升华,又是云南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大会紧扣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聚焦“强省会”战略,以领导重视之高、创新举措之实、成果丰硕之显三大维度,为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高位统筹擘画发展蓝图
省委对第二届滇商大会的重视贯穿始终,形成“顶层设计——中层落实——基层响应”的全链条推进态势。要求省政协将办好大会作为推动民营经济发展、落实“强省会”战略的关键抓手。省委的要求,既立足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定位,锚定了大会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又紧扣“以省会之强带动全省之强”的现实需求,明确了大会助推区域协调发展的方向。在省委要求指引下,全省上下迅速凝聚共识:滇商大会不仅是一场招商盛会,还是一次凝聚滇商力量、激活发展动能的战略举措。
为让大会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丰收’”,省政协作为主办单位,将大会筹备列为年度重点工作,先后5次召开专题会议,系统总结首届大会“广集众智、聚力招商”的经验,针对“如何强化省级统筹、激发州(市)活力”“如何提升项目匹配度”等关键问题开展专题研讨,最终形成“州(市)参与、突出昆明、服务全省”的筹备思路。这种高位谋划不仅体现了政协“搭平台、创品牌”的履职智慧,还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要求融入具体实践,彰显了“两个毫不动摇”的坚定立场。
作为第二届滇商大会承办方的昆明市,深刻领会“省会担当”的内涵——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29%、集中全省65%的高等院校与90%以上的科技平台,这份“资源禀赋”决定了其成为滇商回归的“主阵地”。为此,昆明市委、市政府主动对接省政协,成立筹备专班,形成全市“一盘棋”工作格局,将大会筹备与“强省会”战略实施、重点产业培育等工作深度融合,确保大会目标与全省发展大局同频共振。
多维突破赋能发展生态
第二届滇商大会跳出传统会议的框架,以全方位创新构建起“省市联动、资源整合、长效服务”的发展生态。从办会模式到制度设计,每一处创新都直指滇商发展的痛点与需求,为云南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大会首创“1+N”办会模式,打破了以往会议“单打独斗”的局限。“1”即省政协主导统筹,负责总体谋划、政策衔接与高端资源对接;“N”则包括昆明市接力承办、全省16个州(市)协同参与——这一模式让省、州(市)形成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有机整体。省政协发挥“上联下通、左右协同”的优势,梳理出涵盖生物医药、新能源、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的全省重点产业目录;16个州(市)则立足本地产业基础,从157个备选项目中精选出30个与“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支柱产业高度匹配的项目,供企业家实地考察,让对接效率大幅提升,这种全省“一盘棋”的联动,让大会成为展示云南整体优势的窗口。
三项创新性制度安排,则从长远着眼,为滇商发展保驾护航。首先是将每年11月1日设定成为“昆明企业家日”,昆明市因此成为全省首个、西部地区率先为企业家设立节日的城市。通过“政策宣讲、权益维护、表彰激励”三大活动,让企业家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视”。其次是成立“滇商之家”与昆明市青年创业基地,前者作为“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政策咨询、商务对接等服务,后者则进一步吸引青年人才留滇发展。最后是设立10亿元滇商发展基金,采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方式,规避了行政干预的弊端,又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为滇商从“幼苗”长成“大树”提供了养分。
显著成效书写发展新篇章
衡量一场大会的价值,既要看“当下的成果”,又要看“长远的影响”。第二届滇商大会交出的答卷,既有“真金白银”的项目落地,又有品牌影响的扩大与发展生态的优化,形成了“短期见效、长期赋能”的立体成效。
项目落地实现量质双升。大会对外推介的157个重点项目,覆盖生物医药、新能源、高原特色农业等云南优势产业领域,最终促成17个项目签约,较首届增长60%。其中,昆明市签约的10个项目占总投资额的73.9%,将直接拉动省会产业链升级,并通过“产业溢出”惠及周边州(市);加拿大云南总商会与滇商总会现场签约,开启了双边经贸文化合作的新篇章。
品牌影响辐射“内外圈层”,让云南声音传得更远。2024年8月19日至9月9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0家中央媒体及80余家省内外媒体纷纷刊载大会盛况,累计发布新闻稿件1850篇。这些报道,不仅吸引了约6.6亿粉丝的关注,还引发了约110万次的互动热议。媒体的大力宣传,充分展现了云南的发展潜力、优越环境,以及昆明如何为滇商提供立足潮头、追求创新的资源与空间,从而显著提升了云南和昆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发展生态实现“系统优化”,为民营经济发展厚植土壤。大会期间成立的“滇商之家”,已吸引30余家企业入驻,定期举办的“滇商沙龙”让企业家交流经验、对接资源,成了企业间的“连心桥”;青年创业基地也举办了多场培训活动,从商业计划书撰写到融资技巧,全方位提升创业者能力。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标志着云南正从“政策招商”向“生态招商”转型。过去,企业来滇发展可能担心“政策不持续”;如今,从服务平台到资金支持,从精神认同到社会氛围,全方位的生态支撑让企业发展更安心、更有底气。
第二届滇商大会不仅是一次成果总结,还是云南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起点。正如中共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在致辞中所言:“回望过去,滇商的故事很精彩;展望未来,滇商的使命更光荣。”当前,云南正以中(国)老(挝)铁路为纽带,加速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三个经济”为抓手,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以“企业家日”为契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些战略布局,为滇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上,第三届滇商大会与前两届一脉相承、延续核心主题,既承载着重大责任,又肩负着光荣使命。云南将继续以滇商大会为纽带,推动参会企业范围更广、层次更高,招商引资更准、政企互动更深、会议成果更丰,以高标准、高效率、高质量确保第三届滇商大会办得富有特色、富有成效、富有影响力,团结海内外滇商共同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让“开放包容、富滇济世”的滇商精神成为云南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