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协商在基层 > 

让“渔浦星灯”照亮“诗和远方”

——昆明市呈贡区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推卧龙古渔村农文旅融合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巩雅菲 何健美 通讯员 胡瑢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8月18日 15:32:32

昆明市呈贡区乌龙街道乌龙社区的卧龙古渔村北接滇池。环滇而行,大片红杉林映入眼帘,尽显生机与活力。乌龙社区建村历史有600余年,作为老呈贡八景之一“渔浦星灯”的原景地,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与丰富的传统渔文化。

为做好古村落保护利用以及滇池保护治理工作,2018年,乌龙社区整村从原址卧龙古渔村搬迁至渔园星浦小区。目前,卧龙古渔村内还留存着连片的252栋清代和民国时期历史风貌建筑,是呈贡区内保留历史风貌建筑较多的古村落,也是滇池周边为数不多的历史村落之一,其在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传统历史建筑等方面资源优势明显,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卧龙古渔村人是村子的主人翁。随着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他们对卧龙古渔村的生态景观、渔文化、传统历史建筑文化有了全新认识,也萌生了新的发展思路。

近日,呈贡区政协在乌龙社区广场的凉亭里,组织召开了一场以 “古村新韵・绿道赋能 助推卧龙古渔村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

会议由呈贡区政协领导主持。部分区政协委员、乌龙社区居民代表,区农业农村局、区自然资源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乌龙街道、昆明华侨城美丽乡村发展有限公司、昆明市呈贡区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和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大家纷纷建言献策。“多年来,滇池沿岸的村民靠打鱼、农耕为生,我们应该在七星山打造地标景点,将卧龙古渔村一同连片打造,在保留完整的渔村建筑、传统渔文化及周边生态资源的同时,打造‘渔家乐+民俗体验’的旅游IP。”

“现在临时用电、用水的现象依旧存在,电力资源也优先保证村庄照明,这也反映出基础设施建设仍有不足,希望能在硬件、软件方面持续加大投入,保障村民的基本生活需求。”

“可以挖掘卧龙古渔村的故事,打造沉浸式渔业文化体验项目,比如推出‘渔村+生态湿地’‘渔村+非遗工坊’的旅游线路,增强游客的参与感。”会上,众人发言真诚、讨论氛围热烈,参会部门负责人频频点头,并一一作出回应。

经过广泛协商,会议达成了以下共识:要坚持生态优先、强化保护利用,严守环保生态要求,在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好七星山片区土地资源和社区闲置空地;要抓住滇池绿道开通契机,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找准定位,突出其独特性和稀缺性,大力宣传卧龙古渔村历史古村落的文化内核;街道和社区要进一步全面梳理社区资源,立足社区资源禀赋,依托“特色、独有”优势,通过打造特色商业街区、特色集市、特色小吃等业态吸引游客。

此次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将政协协商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既回应了群众“急难愁盼”,又为社区农文旅融合发展明确了方向。下一步,呈贡区政协将持续跟踪协商成果落地,助力社区实现“农业强、文化兴、旅游旺”的发展目标。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