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民建云南省委会提交了《关于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的提案》。该提案被确定为省政协今年的重点提案之一,交由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主办,省商务厅、昆明海关会办。
日前,该提案的办理部门举行提案办理协商会,与提案单位进行办理协商。提案督办领导、省政协副主席和良辉出席会议。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省商务厅、昆明海关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代表提案办理单位发言。
本期对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有关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提案方
民建云南省委会主委、云南省农垦局局长苏莉:
聚焦关键问题 贡献智慧力量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跨境金融服务工作。云南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门户,承担着深化区域经贸合作的重任。其中,跨境人民币结算是推动沿边金融开放、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关键路径。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别的参政党,民建云南省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云南发展“一个跨越”“三个定位”的要求,坚持把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作为参政议政的着力点和重点领域。2024年,民建云南省委会组织调研组先后赴昆明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等地开展专题调研,在边境口岸实地调研,与商务、海关等部门及外贸企业座谈,了解我省跨境金融试点进展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向省政协提交了《关于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的提案》。该提案被省政协列为今年的重点提案之一。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自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省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占比稳步增长。但与周边国家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还存在一些困难,沿边跨境结算优势未能充分释放,如:缺乏“离岸金融”政策支持,人民币在边境地区难以发挥“本币优先”作用;跨境人民币主清算渠道受限,数字人民币未发挥辅助跨境清算作用;与周边国家海关数据不对应,难以开展深层次金融合作;商业银行参与不足,“沿边”特色金融支持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争取离岸金融政策支持、加强CIPS系统(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及数字人民币跨境推广、推动本币互换协议签署、持续推动商业银行提高参与度等四点建议。
提案交办后,作为提案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按照重点提案办理“五个一”要求多次与我们协商,拟定了提案办理的工作方案,于2025年7月10日牵头组织多家金融机构召开座谈会,并到云南建投集团开展调研,针对民建云南省委会提出的建议,逐条研究、一一回应,省政协提案委员会也进行了具体的协调指导。
在提案办理沟通和联合调研过程中,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及相关银行机构、省级各相关部门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较强的执行力,主动作为、靠前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相关要求,持续优化工作流程、创新服务模式,及时解决跨境结算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了坚实、高效的金融支持,有力推动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特别是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已经得到很好解决,一些问题正在解决、推进过程中。当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推动跨境人民币结算纵深发展、服务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是一项涉及面广且复杂度高的长期系统工程,既需要金融部门的专业担当,也需要商务、海关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必须坚持内外联动、央地协同,持续释放政策红利,久久为功,方能行稳致远。
对此,补充建议,由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牵头,向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申请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开展跨境人民币资产转让试点,在风险可控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原则下,允许商业银行增加区域内银行的资产转让渠道,引入境外低成本资金,提高资产流动性。积极争取自由贸易账户(FT账户)或多功能账户(EF账户)政策,推动多功能账户体系在瑞丽市、河口自贸片区及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试点,构建离岸金融体系,完善资金“电子围网”风险隔离机制。持续扩大CIPS“朋友圈”,拓宽CIPS网络覆盖范围。深化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拓展数字人民币在边贸场景的使用,进一步推动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拓宽人民币清算渠道。
近年来,民建云南省委会紧紧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大力发展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的安排部署,持续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调研成果,积极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各部门的协同发力,希望今后能进一步加强与省级各部门的合作,共同梳理我省发展中面临的重大问题,通过民建中央和全国政协平台,积极争取国家层面的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我们也将以此次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为契机,持续跟踪我省跨境人民币结算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提出更有针对性、更具参考价值的对策建议,以高质量的参政议政助力我省高水平对外开放。
督办方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和向红:
凝聚办理合力 提升办理实效
《关于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的提案》是省政协从今年立案的785件提案中层层遴选出来的,经省政协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五十四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确定为省政协今年的21件重点提案之一。提案由民建云南省委会提出,交由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主办,省商务厅、昆明海关会办,由省政协副主席和良辉督办。
就提案本身来说,该提案提得好。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一项特色鲜明、影响深远的全局性、综合性、基础性的工作,是人民政协重要的履职方式,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好的提案被誉为党委、政府送上门的社情民意和补齐工作短板的良策妙计。民建云南省委会围绕中共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重点工作,精准选题,提出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问题分析深入,所列数据翔实,提出了4条具体的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从提案办理工作来看,有三个特点。首先是领导高度重视,督办领导审定提案办理方案,参与提案办理的各个环节,并带队开展了相关实地调研。提案主办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各处(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会办单位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今天的提案协商打下了良好基础。其次是办理认真,提案办理单位认真按照一个专班、一个工作方案、一次联合调研、一场办理协商会议、一份情况报告的“五个一”要求开展提案办理工作,程序规范;提案答复直奔主题,行文规范,在调研中提出的极具参考价值的意见建议也被吸纳。最后是办理成效明显,提案办理单位针对提案所提的问题逐一作出回复,在“提得好”的基础上“办得实”,提案所提出的主要建议均得到采纳落实,充分发挥了政协提案的参考作用。作为提案督办单位,我们对提案办理表示满意。
办理方
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古旻:
打破“路径依赖” 激活市场动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推动金融高水平开放,稳慎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习近平总书记今年考察云南时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民建云南省委会提出的《关于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的提案》,内容契合党中央对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与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发展指明的战略方向一致,也切中我省沿边金融发展的现实需要,我行高度重视这件提案,加强内外统筹协调,精心部署提案办理工作。
提案指出我省沿边跨境结算优势未能充分释放,存在金融合作开展不足、特色金融产品不够丰富等问题。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我们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思考,力求以更宽阔的视野、更务实的举措回应委员的关切,提升人民币跨境服务能力。
自2010年6月云南启动跨境人民币业务试点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以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目标,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规模和占比稳步增长。2024年末,我省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在边境九省中居第4位,全口径人民币结算占比和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占比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针对提案提出的对策建议,我们积极推动数字人民币沿边应用场景试点落地,推动沿边口岸边民互市电子化结算扩面增量,推动跨境现钞调运满足周边国家人民币现钞需求,持续完善沿边跨境支付与清算基础设施,试点落地本外币合一银行账户体系,积极推动与周边国家的货币合作和货币兑换,畅通周边国家跨境金融合作信息交流渠道,大部分已取得成效。但对标云南省辐射中心建设的目标要求,对标市场主体的殷切期盼,对标重点提案的工作期望,我们工作中仍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将深刻领会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意义,持续提升跨境人民币服务水平,打破“本位思维”,建立部门间、境内外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全省“一盘棋”推进合力,积极支持自贸区改革探索,鼓励支持金融创新;打破“畏难情绪”,主动应对困难挑战,变被动工作为主动布局;打破“路径依赖”,构建“结算—融资—投资”全链条发展路径,激活市场动能,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上台阶。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将积极指导市场主体充分利用现有的离岸金融资源办理离岸金融业务;充分利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本外币一体化的境外贷款、资金池试点等政策,帮助企业便利从境内、境外获取低成本资金,服务实体经济,支持我省企业海外投融资;持续扩大跨境人民币规模,持续探索丰富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推动跨境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升级。
云南省商务厅制度创新处二级主任科员李柏良:
立足职能职责 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
省商务厅立足职能职责,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创新为引领,深化与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合作,推进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
当前,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金融改革创新,积极推动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发展,推动人民币作为跨境结算货币,先后研究制定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推动人民币作为跨境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货币及推动金融机构参与人民币与周边国家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银行间市场区域交易等政策措施,为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和经营主体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创新、加强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计价结算中的应用、提升人民币跨境使用体验感和便利度、突出跨境人民币在服务实体经济及沿边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夯实了基础。
在积极推动跨境支付合作方面,省商务厅组织自贸试验区地方性法人机构和8个边境州(市)人民银行参与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和服务培训,积极推动富滇银行通过全国首个“轻量化”技术试点方案,完成CIPS系统间接参与者向直接参与者转换,在云南省建立了吸引周边国家金融机构接入CIPS系统的支点和“桥头堡”。推动金融机构参与人民币与周边非主要国际储备货币银行间区域交易。全国首推人民币—泰铢银行间区域市场,农业银行泛亚服务中心在昆明自贸区支行开展对老挝基普、越南盾、泰铢等非主要货币远期结售汇报价。同时,畅通跨境金融合作信息交流沟通渠道,与周边国家共同推动防范金融犯罪活动。此外,2025年7月23日,云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进一步助力完善云南跨境金融和沿边金融服务体系。
下一步,云南省商务厅将发挥自贸试验区统筹协调作用,推动金融管理部门和自贸片区结合深化落实自贸试验区总体方案和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通过聚焦需求推动金融主管部门争取金融政策支持、进一步发挥跨境人民币业务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支持金融机构创新周边国家货币区域交易模式、支持金融机构深化与境内外金融机构合作、大力推广应用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
昆明海关综合业务处副处长康若帆:
搭建服务平台 构建联动体系
昆明海关高度重视《关于推动云南与周边国家跨境人民币结算提升沿边金融服务能力的提案》指出的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建议,立足海关职能职责,多次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开展提案办理会商、调研等工作,研究并提出办理意见,积极推动提案办理相关工作落地落实。
当前,昆明海关积极推动跨境现钞调运。为解决边贸企业人民币现钞跨境流动不畅的问题,昆明海关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云南省分行,探索构建“白名单+委托银行跨境调运”新模式,梳理优化人民币跨境调运作业流程,量身打造“预约通关+提前申报+场外监管”作业模式。2024年10月,云南口岸实现首笔边贸企业委托境内银行调运人民币现钞。
同时,创新推广“互联网+边民互市”业务模式。“互联网+边民互市”监管模式是昆明海关贯彻落实国务院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助力云南稳边固边、兴边富民、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通过“互联网+边民互市”监管模式,将国家赋予的边贸创新政策措施与新贸易模式有机融合。通过地方政府搭建“互联网+边民互市”服务平台,构建边民互市贸易一、二级市场联动体系。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现监管效能、服务效能“双提升”,实现边贸发展、边民增收的目的。
下一步,昆明海关将继续积极支持配合推动跨境金融服务相关领域探索创新,更好地服务云南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