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政协新闻 > 

打造跨境电商新高地

——省政协重点提案《关于支持昆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的提案》办理协商会发言摘登

作者:记者 董荣蓉 文·图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9月08日 10:07:05

编者按:

在省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工商联提交了《关于支持昆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的提案》。该提案被确定为省政协今年的重点提案之一,交由省商务厅主办,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昆明市人民政府会办。

日前,提案办理部门举行提案办理协商会,与提案单位进行办理协商。副省长刘勇出席会议,省政协副主席和良辉出席会议。省商务厅、省交通运输厅、省农业农村厅、昆明市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负责人代表提案办理单位发言。本期对重点提案办理协商会有关发言内容进行摘登,以飨读者。

提案方

省工商联秘书长胡华:

点燃联动引擎 形成发展合力

跨境电商是快速连接各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数字桥梁”,是打造“买全球、卖全球”格局的重要抓手。把昆明打造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不仅是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举,更是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重要支撑。省工商联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充分调研,提交了《关于支持昆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的提案》。

在该提案办理过程中,各提案承办单位将提案办理置于国家开放大局中统筹推进,体现了三个“高度契合”。与国家政策导向深度契合——在昆明设立人民币对南亚东南亚小币种直接结算中心,破解跨境贸易结算堵点,将显著降低企业汇兑成本与汇率风险,为跨境电商生态建设注入金融“活水”;与云南区位使命紧密契合——以中老铁路跨境物流枢纽为核心,联动海外仓布局与冷链体系建设,直指“集货能力弱、物流成本高”痛点;聚焦数字技术赋能供应链,推动“云品出海”与产业数字化升级,精准呼应辐射中心建设需求;与民营经济呼声高度契合——在提案办理中多次与企业召开座谈会,吸纳商会、平台企业建言,将市场主体诉求转化为通关便利化、海外仓补贴等具体政策,彰显“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的温度。

涉及提案的相关部门深入昆明综合保税区、磨憨口岸及中小企业开展调研,形成“任务清单”逐项破解难题。省商务厅推动深圳—昆明产业转移对接会,引入阿里国际站区域中心;省教育厅指导高校设立小语种直播培训基地,激活本土人才储备;昆明市试点“一窗通办”跨境贸易许可,审批效率大幅提升。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及云南特色农产品出口率增长显著,海外仓建设提升物流时效,菜鸟保税仓落地等,工作成效十分明显。

将昆明真正打造成为区域性跨境电商中心,需进一步争取国家层面支持,上下联动、合力推进,才能真正点燃联动引擎,合力深化开放枢纽能级。建议相关部门联动商会组织协助企业应对贸易摩擦,支持推动“中老泰国际多式联运”标准化建设,争取国家资金向智能口岸建设倾斜,将电子围网等项目建设纳入“一带一路”南向通道重点项目库。此外,推动人民币结算中心的实质运营,为跨境贸易注入金融“活水”。

昆明跨境电商中心的建设是云南从“开放末梢”跃升为“前沿枢纽”的战略支点,省工商联对提案办理结果表示满意。下一步,省工商联将以提案办理为契机,持续建言献策,助力云南在服务国家“双循环”格局中谱写开放新篇。

督办方

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副主任和向红:

加强提案办理 推进工作落实

《关于支持昆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的提案》是省政协从今年立案的785件提案中层层遴选出来,经省政协主席会议审议确定的21件重点提案之一。提案由省工商联提出,交由省商务厅主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交通运输厅、昆明市人民政府会办,由副省长刘勇领办,省政协副主席和良辉督办。

提案紧扣省委、省政府重点工作,选题精准,反映客观,提出的问题经过认真调研,分析问题深入,数据翔实,提出的3条具体的意见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件提案充分体现了省工商联高质量的参政议政水平和务实的工作作风。

在提案办理过程中,各部门领导高度重视,提案主办单位省商务厅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会办单位积极配合,形成合力,为今天的提案协商打下了良好基础。提案办理单位认真按照提案办理“五个一”要求开展提案办理工作。今年6月底,提案办理单位组织开展了联合调研,并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在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主动担当、相互促进,多次同提案单位沟通协商,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措施。此外,办理成效明显,提案办理单位针对提案提出的问题逐一做了回复,提案答复直奔主题、行文规范,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在“提得好”的基础上“办得实”,提案所提出的主要建议都得到采纳落实,充分发挥了政协提案的决策参考作用。真正起到了“办好一件提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推动一方面工作”的效果。作为提案督办部门,我们对提案办理结果表示满意。

办理方

省商务厅厅长李朝伟:

激活跨境电商 助推“云品出海”

省商务厅把提案办理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与会办单位齐心协力,推动提案办理落地见效。提案提出的建议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为昆明市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精准施策、破解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统筹规划、集约发展,建设跨境供应链集成平台”方面,我们学习借鉴广西、新疆等地经验,积极引导企业用好现有的35个海外仓等外贸基础设施,重点依托跨境电商综试区、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在昆明综保区、磨憨、河口等区域建设出口前置仓及边境仓。目前,正会同相关部门研究制定关于云南省跨境电商出口前置仓、边境仓和海外仓“三仓”联动建设的指引,助力企业充分享受通关提速、成本降低、退税便捷等政策红利。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推动菜鸟保税中心仓落地昆明综保区经开片区,高效整合各平台渠道资源,实现“一仓发全国”;举办中国(国际)水果大会,搭建中国与东盟水果供应链对接平台,帮助500余家国内外水果企业开展精准供需对接。推动阿里巴巴国际站在昆明市、玉溪市落地区域服务中心,聚焦“云花”“云茶”“云咖”等特色“云品”培育跨境电商出口企业220家。

在“多措并举,优化网络,优化跨境物流枢纽体系”方面,2025年,我省引入竞争机制,将中老铁路班列运营企业由1家拓展为3家,常态化开行“澜湄快线+”国际货运班列;开行“澜湄快线+”中老泰柬多式联运列车,将“昆明陆港号”铁公海联运班列从泰国拉廊延伸至缅甸仰光港。同时,出台航空货运支持政策,稳固加密7条国际航空全货机航线。今年来,出台海外仓运营支持政策;鼓励企业在南亚东南亚和重点市场布局海外仓,创新“前店后仓”和“展仓播”一体化经营模式,开展商品展示和小语种跨境直播。目前,已组织开展6期出口海外仓“离境即退税、销售再核算”操作培训,帮助200多家企业熟悉海外仓业务流程。按照省级有关部门印发实施云南省“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实施方案,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冷库设施建设。

在“聚力培育,集群带动,打造跨境电商孵化与运营中心”方面,加快跨境直播电商“培训+应用”平台构建,2025年,依托云南民族大学成立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直播与人才培养基地,构建“跨境电商+小语种”复合型应用人才培养体系;昆明市官渡区国际贸易企业聚集园区建成20个覆盖南亚东南亚的跨境直播间,持续强化“跨境电商+小语种”服务应用;在第9届南博会“贸易无忧”平台设立跨境电商直播展区,举办2场跨境电商平台企业对接会,组织23个国外网红达人选品直播,吸引570万人次观看,日均客询超1500条;出台《2025年推进外贸稳进提质政策(第一批)》;推动宁波全球贸易通在昆明市呈贡区落地区域运营中心,帮助企业通过第三方平台、独立站等方式拓展海外市场。依托数字技术赋能,提升品牌与市场影响力,会同省农业农村厅就“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的对接方式向省工商联和跨境电商协会、企业进行推介。成立“云企出海联盟”,对企业参加广交会、进博会等专业展会。加大品牌建设支持力度,对企业开展国际管理系统认证、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国际商标注册、境外申请专利、AEO高级认证、品牌推广等费用给予全额支持。

下一步,省商务厅将压实责任,着力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政策改革,实现重点突破,高质量完成后续办复工作。

省交通运输厅副厅级干部徐绍能:

聚焦通道建设 筑牢交通基础

省交通运输厅始终将服务昆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作为核心任务,紧扣“通道畅、物流优、成本降”目标,协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硬联通”与运输服务规则“软联通”。

目前,围绕提案中“优化跨境物流枢纽体系”的建议,省交通运输厅聚焦国际通道建设、多式联运发展、物流效率提升三大重点,为跨境电商发展筑牢交通基础。

在国际通道网络持续加密方面,以中老铁路为跨境电商运输“主动脉”,联合海关、铁路部门出台《中老铁路通邮和国际航空货邮中转集拼实施方案》,推动铁路运输与跨境电商模式深度适配。加快“七出省五出境”高速公路网建设,重点推进瑞丽、磨憨等口岸公路升级改造,优化GMS公路跨境运输线路,2024年新增跨境公路货运线路8条,河口、瑞丽等口岸实现“一箱到底”跨境运输全覆盖。此外,配合省商务厅推进昆明长水机场东货运区改扩建,支持新增“昆明—伊斯坦布尔”“昆明—雅加达”等跨境电商全货机航线,其中“昆明—伊斯坦布尔”航线每周3班,单班运输跨境电商货物58吨,时效压缩至96小时,为电子产品、高附加值轻工产品出口中亚、东南亚提供高效空运选项。

此外,还加强枢纽协同建设,推动昆明国际陆港与长水机场“空铁联运”无缝衔接,试点“铁路+航空”中转集拼模式,2024年通过该模式运输的跨境电商货物达1.2万吨,较传统陆运时效提升50%。联合邮政部门在昆明长水机场跨境电商园区实现“国际邮件、商业快件、跨境电商”三场合一运营,减少企业通关流转时间。完善跨境冷链网络,针对云南生鲜农产品占跨境电商出口45%的特点,在磨憨、河口等口岸建成跨境冷链仓储设施6座,总容量超8万吨,配套冷链运输车辆120辆,2024年通过冷链通道出口的鲜花、热带水果损耗率从15%降至8%,物流成本下降12%。

在运输服务持续便利化方面,联合海关、商务部门推行“提前报关、运抵验放”模式,在中老铁路磨憨口岸实现跨境电商货物“铁路快通”,通关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4小时。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2024年,累计协调解决跨境运输堵点问题32个,保障中老铁路跨境电商班列准点率达98%。政策资金保障有力,统筹省级交通运输专项资金,对跨境电商重点物流线路给予支持,直接带动企业物流成本下降8%至10%。

下一步,省交通运输厅将坚决落实本次会议要求,紧扣提案建议,主动加强与省商务厅、省农业农村厅、昆明市人民政府的协同配合,重点从攻坚国际通道能力建设、深化多式联运体系构建、推动运输服务提质降本三方面发力落实,持续强化交通支撑能力,以更实举措、更优服务,为昆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提供坚实交通保障,助力云南打造国家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开放前沿。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吕燹:

强化政策支持 构建品牌体系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加快推进品牌强农战略,构建“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绿色云品”品牌矩阵。

持续开展品牌培育,不断增强各类主体品牌发展意识。打造品牌发展标杆,培育品牌集群体系,制定并实施《云南省绿色云品品牌目录管理办法》,将符合绿色有机、优质安全、诚信规范要求的云南优质农产品品牌统一纳入省级目录进行管理。截至2024年底,已有871个品牌纳入“绿色云品”品牌目录,其中包括54个区域公用品牌,817个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强化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深入实施农业精品品牌培育计划,成功推动昭通苹果、蒙自石榴、普洱茶、保山小粒咖啡、宣威火腿、昭通天麻、盐津乌骨鸡等7个区域公用品牌入选国家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普洱茶、文山三七、宣威火腿等11个地理标志产品被纳入中欧地理标志互认互保协定。在2024年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声誉评价中,普洱茶名列全国第2位(参评品牌总数4700个),品牌感知力连续两年保持全国第一。

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持续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构建统一品牌形象体系,建立并完善以品牌标识、传播口号、主视觉、IP形象及周边产品为核心的“绿色云品”品牌形象体系,推出全新品牌形象和绿色云品品鉴官“云品小象”,结合特色产业推广、展会推介、广告投放和微信表情等多元场景进行应用,有效增强品牌辨识度与亲和力。建设新媒体传播矩阵,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构建云南省“绿色云品”新媒体矩阵,通过持续常态化输出优质内容,不断讲好“绿色云品”品牌故事。拓展线下展销宣传渠道,积极推进“绿色云品”展销中心入驻全省机场、景区和高速公路服务区。

加大展示推介力度,持续拓展云南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举办云南省普洱茶国际博览会、昆明国际花卉展,并组织参加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昆明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集中展示和推介“绿色云品”系列产品。积极推进产销衔接,多次开展推介活动,与国内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长期产销合作机制,共同推动产销对接、信息共享和基地共建。深化平台合作机制,不断深化与大型电商平台的合作,共同推进直采基地、“盒马村”和电商产业带等重点项目建设,助力“绿色云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

下一步,省农业农村厅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聚焦“1+10+3”重点领域,加快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提升农业品牌影响力和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等重点任务,持续强化政策支持、资源整合和部门协同,进一步推动“绿色云品”提质增效与市场开拓,为支持昆明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跨境电商中心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

昆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凯杰:

发展跨境电商 激发外贸动能

昆明市于2018年7月获批第三批全国跨境电商综试区。近年来,昆明市紧扣产业升级、物流优化、人才培育等,依托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RCEP生效、中老铁路开通、全面托管磨憨等机遇,全力推动跨境电商产业稳步向好发展。目前,全市跨境电商企业超800家、服务企业超350家、产业园区13个、企业海外仓27个,带动就业超10万人。当前,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统筹规划布局,筑牢跨境供应链集成基础。强化政策引导,印发实施《昆明市跨境电商税务指引》《跨境电商产业地图》《昆明市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认定办法》,保障产业建设有序推进;健全平台体系,培育6个市级跨境电商产业园区,推动差异化发展,探索中老铁路与跨境电商融合发展新路径;服务专业团队,保障跨境电商经营主体运营。

多措并举发力,优化跨境物流枢纽体系。推进“空港+陆港”联动,今年以来,依托中老铁路开行“澜湄快线”“昆明陆港号”等跨境物流班列786列、运货34.7万吨,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开通货运航线9条(含国际航线5条)、货运吞吐量27.6万吨;加快海外仓建设,14家企业在10个国家布局海外仓27个,其中南亚、东南亚地区13个;优化运营主体,正筹备成立由国资主导的昆明陆港集团,通过统一平台建设与海外布局提升枢纽效能。

聚力培育赋能,打造孵化与运营核心载体。建强人才培育平台,依托“校院企地”协同机制共建人才培训基地、推广“订单式”培养,成立昆明春城人才发展学院并围绕国际贸易、电子商务、外语设置课程,开展产业培训66场、触达企业超1000家;壮大市场主体规模,对接阿里巴巴、TikTok等领军企业,提供货源对接、仓储物流、人才培训、货代清关等综合服务,推动传统企业借跨境电商拓展国际市场。

希望继续支持昆明开展跨境电商金融结算试点,并协调监管部门争取政策授权,统筹引入第三方跨境支付结算平台,建立健全合作交流平台。

昆明市将坚决落实本次会议要求,全力配合做好省政协第106号重点提案办理落实,积极争取省级部门支持,推动跨境电商产业高质量发展。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