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协商在基层 > 

留守儿童脸上的笑容哪去了

——宣威市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通讯员 王云 孙娴野 张杏 本报记者 魏溦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9月09日 11:14:55

近日,宣威市政协在该市格宜镇启文村召开以“爱心聚力 护航成长”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

会前,市政协组织调研组围绕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开展调研。通过调研发现,格宜镇现有153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该群体普遍存在生活照料缺位、学业辅导困难、心理健康隐患正在悄然蔓延、安全保护薄弱等问题。

会上,格宜镇政协委员工作室负责人王军龙介绍了协商议题背景情况。

启文村党总支书记王必飞的发言引发众人的共鸣:“启文村有30多个留守儿童,其中有11个学习动力不足、脸上难见笑容。父母在外打工,他们心里那个愁啊,却又无能为力。”

家长代表徐民瀚说:“孩子的父母都不在身边,家里老人能管吃饱穿暖,可作业辅导不了,孩子孤单烦闷也没办法开导,真盼着有人能关心一下孩子的心理状态。”

“老师们都心疼这些孩子,可学校专业心理老师是‘硬缺口’,课后活动场地和设施也跟不上。老师们想给孩子们多一些关心,有时也是有心无力。”格宜完小教师柴海娥说道。

“我们将加大对困难留守儿童家庭的精准摸排和救助力度,做到实打实兜底保障。”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当场表态。

教育部门及司法部门相关负责人也纷纷回应道,将加强师资培训,特别是补齐心理健康教育和关怀能力短板,充分发挥校园“主阵地”作用;将深入校园,强化法治宣教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为孩子们撑起“安全伞”。

经过广泛协商,会议达成以下共识:筑牢心理健康防线,建立常态化留守儿童关爱机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筛查评估,建立专属“成长档案”;线上线下融合提供专业心理咨询,同步加强监护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关爱儿童心理健康;精准帮扶困难学生,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级联动帮扶网,动态更新困难留守儿童台账;汇聚社会爱心力量,提供经济支持、勤工俭学岗位等多元化帮扶,切实解除生活之忧;增强权利保护意识,强化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建立诉求快速响应通道;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建立早期行为干预机制;精心策划丰富健康的课余生活,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预防涉罪风险。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