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婚早育不仅耽误孩子的一辈子,还拖慢乡村振兴的脚步。乡村要发展,需要有知识、有能力的年轻人,遏制早婚早育就是抓发展的关键。”大姚县三台乡中心小学负责人晏智云的话掷地有声。
“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哪能扛得住婚姻里的柴米油盐?最后婚姻出问题、孩子受伤害,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大姚县政协委员杨春香的担忧,道出了在场不少人的心声。
没有紧闭的会议室门,没有严肃的会议桌,只有围坐一圈的“身边人”。政协委员、乡村干部、教师代表、村民代表、乡贤能人在树荫下的空地上你一言我一语,一场关于“早婚早育”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就这样开场了。这正是大姚县政协以协商赋能乡村治理的生动缩影。
早婚早育之困
三台乡是大姚县典型的彝族聚居山区乡。这里山峦叠翠、核桃树成林,却长期被“早结婚早生子”的旧俗缠绕——部分群众将早婚早育视为传宗接代的传统,甚至有家庭借嫁女减轻经济负担,导致早婚早育成为当地治理的“老大难”。
“要破解难题,得先找准病根。”为摸清问题根源,大姚县政协组建院坝协商议事组,扎进三台乡的村村寨寨,白天跟着村民上山下地,晚上围着火塘聊天,入户走访群众,终于梳理出三大症结——观念之困,“香火延续”的旧思想忽视法定婚龄;教育之缺,家庭教育缺位导致孩子盲目成家;经济之压,个别家庭借早婚转嫁生活负担。
众人拾柴“破局”
“找准了问题,就得让大家一起想办法。”近日,大姚县政协联合三台乡委员活动小组,把协商会开到群众“家门口”。秋天的核桃树下,一场“接地气”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如期召开。
“能不能在学校多讲点青春期知识,让孩子们知道早婚的危害?”村民的提问,让与会人员陷入思考;“可以发动乡贤带头,他们说话乡亲们肯听。”政协委员的建议,得到大家频频点头;“还应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发现有早婚苗头的及时干预。”乡村干部的补充,让对策更显周全。
经过协商,会议达成以下共识:强化宣传引导,让婚育新风进村入户;抓实学校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牢正确婚恋观;建强数据机制,实现早发现、早干预;压实网格责任,确保措施落地;发挥乡贤作用,以榜样力量带动观念转变。
会后,县政协及时将协商报告函告三台乡党委。三台乡党委专题研究、全面采纳,迅速把任务分解到民政、教育、妇联等部门和各村(社区),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县政协还联合县融媒体中心跟踪回访,盯着措施“落地生根”。
新风劲吹山乡
“要让婚育新风入脑入心,得让宣传‘活’起来。”三台乡从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入手,让政策宣传“有温度、有意思”——
用“家常话”讲政策:在“委员科技园地”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在“火塘夜话”里聊早婚危害,在核桃树下讲奋斗故事,累计开展“委员故事会”32场次,覆盖村民5000余名;利用彝族赛装节契机,开展知识问答、演情景剧等活动,用趣味互动传递“教育改变命运”“适龄婚育更幸福”的理念,吸引1200余名青少年参与。
用“双语”破壁垒:针对彝族群众占比高的特点,三台乡组建“双语”宣讲小分队,编印彝汉双语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手册和广播短剧,利用村级广播、微信群、宣传栏等渠道循环推送;对早婚现象高发的村组,上门宣讲1600余次,发放宣传手册1600份,开展普法教育1000余人次,推动群众法治意识显著增强。
“孩子是乡村的未来,防线得筑在学校里。”三台乡以中小学校为主阵地,把“不早婚、不辍学”的种子“种”进孩子心里——
课程融入:开设主题班会,加入生理健康、青春期心理、自我保护等内容,引导学生理性看待情感、规划人生;组织师生、家长、干部赴昆明开展“筑梦之旅”,参观云南大学、云南省博物馆、聂耳故居,点燃孩子们的求学热情。
精准防控:建立“学校+家庭+村(社区)+部门”四方联动控辍保学机制,对三台乡2951户家庭逐一筛查辍学风险;对有早恋倾向的学生建立台账、重点关注,通过家访和心理疏导,守住“不辍学、不早婚”底线。
“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动起来,婚育新风才能吹遍每个角落。”三台乡从机制、服务等方面发力,激活基层治理细胞——
机制护航:三台乡司法所所长、派出所所长担任学校“法治副校长”,讲授婚恋观与人生规划思政课;举办家长培训班12期,覆盖1700余人,开展家校沟通2000余次,推动家庭从“催婚”转向“催学”;将三台乡划分为103个网格、326个微网格,修订92个村民小组村规民约,把“反对早婚早育”纳入硬性规定。
服务暖心:三台乡卫生院设立婚育健康咨询服务站,提供免费婚检、优生优育指导;三台“妇女之家”常态化开展家庭矛盾调解和维权知识普及,帮助广大妇女挺直腰杆。
山乡蝶变展新姿
一场院坝协商,撬动多方联动;一股婚育新风,激活振兴动能。在大姚县政协的助推下,县民政局把婚育新风宣传融入婚姻登记全流程,县教育体育局持续强化控辍保学,县妇联、共青团大姚县委组织开展青年技能培训、交友活动,引导抵制高价彩礼、倡导婚事简办……大姚县拧成一股绳,共同破解早婚难题。
截至目前,三台乡未达法定婚龄婚育比例较上一年大幅度下降,未达法定婚龄婚育人数明显减少;更令人欣慰的是,已有多名辍学的青少年没有早婚,重新回到校园读书,或外出学习技能,重拾人生奋斗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