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协商在基层 > 

共同奔赴“梅”好未来

——宜良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推杨梅产业提质增效

作者:通讯员 聂映梅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9月18日 16:04:30

为助力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汤池街道草甸片区杨梅产业提质增效,日前,宜良县政协领导带队到该县汤池街道后所社区召开以“助推草甸杨梅产业提质增效”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部分县政协委员和当地党员代表、群众代表、村干部共30余人参加会议。

近年来,随着杨梅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提升草甸杨梅品质,用“一颗杨梅”来展示乡村振兴成果,实现从“小打小闹”到“品牌输出”的跨越式发展,进而有效推动草甸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绘就乡村美、产业兴、百姓富、集体强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成为当地亟待解决的问题。经过前期调研,宜良县政协结合汤池街道草甸片区发展需求确定了本次院坝协商议事会议的议题。

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上,与会人员围绕议题积极发言,从种植条件及气候对杨梅品质的影响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就如何推进草甸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集思广益。大家认为,草甸杨梅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杨梅种植年份较长,多为10年以上,杨梅品质和产量逐年下降,影响种植户收益和管护积极性;受海拔和气候影响,草甸杨梅与昆明市富民县、晋宁区等县(区)杨梅相比,成熟和上市时间较晚,价格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草甸杨梅作为汤池街道重要农特产品之一,品牌打造和宣传推广力度不够,市场认知度不高,销路不尽如人意;杨梅产业基础设施存在短板,影响杨梅种植和销售。

经过充分协商讨论,会议达成以下共识:由草甸杨梅协会牵头、汤池街道和杨梅种植户配合,通过改良品种、优化土壤结构、外出学习取经等方式提升杨梅品质,采用专业化管理模式,提升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由汤池街道指导、杨梅种植户和草甸杨梅协会配合,多方寻找销售渠道,建立合作机制,夯实共赢基础,优化政村企合作模式,通过“合作社+农户+公司”的运作模式,发展杨梅深加工,为杨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依托自然资源,通过创新举办杨梅节等方式,进一步打开市场、拓宽销路,有效促进杨梅产业发展,提升杨梅产业的影响力,将乡村旅游与杨梅产业发展结合起来,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

此次院坝协商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为提升杨梅种植水平、拓宽销售渠道、助推农民增收致富集智聚力,凝聚了人心、达成了共识,为汤池街道杨梅产业提质增效注入了活力。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