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记者 何健美) 日前,记者从2025年云南暑期文旅情况通报会上获悉,2025年暑期,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立体交通保障与多元文旅创新,成为全国避暑旅游“顶流”目的地。数据显示,7月至8月,全省共接待游客1.98亿人次、实现旅游总花费3319.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8%、21.4%,双双刷新历年暑期纪录,航空、铁路等交通数据同步飙升,旅居、入境游市场活力尽显。
气候禀赋成为“吸客”核心优势。今年暑期,全国中东部多地遭遇高温,云南气温却保持凉爽宜人,全省平均气温仅22.1℃,较中东部省份普遍低7℃以上,超半数县(市、区)平均气温低于22℃,昆明、丽江等多地不足20℃,且以间歇性阵雨为主,“清凉体验”凸显。中国气象局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云南拥有92个夏季避暑型气象康养资源县域,数量居全国首位,为文旅市场火爆奠定基础。
立体交通网络高效保障游客出行。航空方面,暑运期间,云南累计保障旅客吞吐量1479.03万人次,同比增长8.1%;昆明机场单日客流峰值达16.8万人次,国际入境旅客提前55天突破200万人次,同比增长29%,普洱机场旅客吞吐量同比增幅超100%。铁路方面,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累计发送旅客2600多万人次,同比增长12.3%,其中,昆楚大铁路、丽香铁路两条“黄金旅游线路”分别发送旅客620万、150万人次,增幅超17%;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出入境达3.5万人次,中越河口北站越南籍旅客发送量同比增长47.7%,跨境旅游热度攀升。
文旅创新与跨界融合持续添活力。云南文旅系统打造“云南之夜”夜间经济品牌,在全省设置40个点组织民族特色广场舞表演,并对全国高中、初中毕业生实行景区免票,1月至8月大型营业性演出达82场次,超2024年全年场次。省博物馆“从西南夷到益州郡”特展日均接待2万余人次,1月至8月文创营收超3600万元。旅居市场同样亮眼,暑期全省旅居人数99.83万人次,同比增长67.4%,633个自然村开展旅居业务,盘活闲置房屋超万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