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统战新闻频道 >  工商联 > 

从“一棵树”到“一片林”

——云南祥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绿色创新续写实业报国新篇章

作者:本报记者 钟颖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9月23日 15:38:11

日前,在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5年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云南祥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祥丰集团”)再次登榜,成为云南省唯一入选的磷化工领域标杆企业。

作为云南省6家上榜企业之一,祥丰集团持续展现出在磷化工领域的稳健实力和区域产业中的重要作用。

从一家单一的磷肥生产企业,到如今涵盖农业现代肥料、化工产品、建材产品和新能源材料等多元产业板块的综合性集团,祥丰集团的转型与发展之路,是一条以创新为引擎、以绿色为导向、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的卓越征程。

破茧成蝶 乘风破浪

时间回溯到1988年,祥丰集团在安宁市生根发芽。那时,它还只是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厂,专注于磷复肥的生产。然而,凭借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技术的不断追求,祥丰集团逐渐在磷化工领域崭露头角。

“集团创立至今,我们始终紧跟党和国家的发展步伐,坚持绿色、创新、务实、诚信、共赢、共发展的战略。”祥丰集团董事长杨利荣认为,正是这份坚持,让祥丰集团在磷化工行业的浪潮中稳步前行,成为历久弥坚的卓越企业。

如今,祥丰集团已拥有25家子公司,员工总数超过5000人,年产化肥300万吨、化工产品60万吨,磷复肥产能规模位居全国前列,产品结构不断完善,企业经营稳中有进。连续多年上榜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中国石油和化工企业500强等权威榜单,彰显了企业稳健发展的综合实力。

吐故纳新 点石成金

在祥丰集团的发展历程中,绿色创新始终贯穿其中。面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祥丰集团选择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绿色发展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杨利荣介绍,祥丰集团投入大量资源攻克磷石膏综合利用这一世界性难题,目前磷石膏无害化处理能力已达到400万吨/年,实现了磷石膏资源的集约化、产业化利用。同时,在工业废水处理、碳排放回收利用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年综合利用二氧化碳达10万吨,真正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在化肥领域,祥丰集团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合作,加快绿色高效肥料的研发及产业化应用;围绕精细磷化工、新能源材料、氟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近三年来,祥丰集团研发投入累计超过11亿元,拥有国家专利193项,集团旗下共有5家子公司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祥丰化肥股份有限公司被认定为云南省企业技术中心,弘祥化工有限公司和祥丰石化有限公司被认定为昆明市企业技术中心。

厚德载物 润物无声

“企业只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真正实现自身价值。”杨利荣说。

作为一家有担当的民营企业,祥丰集团始终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面对原料供应紧张和成本承压等挑战,祥丰集团全力做好化肥生产、销售和运输工作,积极承担国家化肥储备任务,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公益事业方面,祥丰集团捐款捐物,用于扶贫、助学、抗疫和“万企兴万村”行动等。同时,祥丰集团还关爱员工,大力构建和谐企业,2023年,祥丰集团被全国工商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称号。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祥丰集团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向未来。“我们将继续聚焦主业,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同时牢记企业的社会责任,在稳就业、促增收上多做贡献,在绿色发展、公益事业上主动担当。”杨利荣说。

从祥丰集团的转型实践中,我们既能感受到云南民营企业在产业变革中的发展韧性,也能看到传统产业通过绿色创新实现转型升级的鲜活路径。下一步,祥丰集团将继续领跑绿色创新之路,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更多力量。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