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元阳县政协在该县马街乡乌湾村小坡脑村民小组召开以“发展印楝产业,助力乡村振兴”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
地处红河干热河谷腹地的乌湾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村民长期以种植冬早蔬菜为主要收入来源。县政协在商前调研中了解到,2003年前后,马街乡在乌龟山、蜈蚣山及周边生态脆弱区种植了213.33公顷印楝树治沙,但产业配套跟不上,经济价值一直没有显现出来。用印楝果提取的印楝素是世界公认的绿色杀虫剂,兼具广谱、高效、低毒、易降解等优势,印楝的根、干、皮、叶、花、果、种子全是“宝”。2024年,马街乡政府主动对接红河职业技术学院技术团队,深挖印楝树的经济潜力并达成合作;乌湾村委会同步成立勐雅印楝种植合作社,搭建起“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由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和产品收购,村民既能务工赚钱,又能通过出售印楝果增收,村集体则靠管理服务获得收益。不过,产业起步阶段的“成长烦恼”也随之而来,当前印楝产业存在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不紧密、整体规模偏小、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市场竞争力弱等问题,这些“绊脚石”正制约着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
会上,与会人员围绕开发印楝产品,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康养于一体的产业链条出谋划策。
经过协商,会议达成以下共识:村党组织、党员群众、种植大户、企业协同联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依托“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将乌湾村146.67公顷林地纳入合作社统一管理,打造干热河谷印楝种植示范基地,构建“利益捆绑、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经营体系。邀请相关农林专家和技术人员通过“实地会诊+技术交流”的方式,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培训,推动印楝产业向标准化、精细化管理迈进,并定期组织村民学习管护、采摘技能,提升产业质量和效益。紧盯市场需求变化,鼓励企业在印楝精油提炼、化妆品制作等精深加工领域发力,结合农文旅融合发展实际,打造“观光+研学+康养”综合体,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印楝品牌建设和宣传,通过参加农产品展销会、开展网络营销等方式,扩大品牌知名度,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