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间清新如初见——读云南彝族女诗人师师《边地辞》2024-04-28
- 事实上,对于资深的诗爱者而言,在他们读到的诸多诗集中,也只有那些始终执著并忠诚地书写自己人生(或生活)的诗作,才会打动人心,予人启迪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些清爽干净且充满喜气的诗作,也恰恰是师师人生经验 ...
- 《云南儿童文学选集》出版2024-04-28
- 《云南儿童文学选集》的主编是国家一级作家杨红昆老师,他曾担任过“茅盾文学奖”和“鲁迅文学奖”的评委,并有多部文学作品出版和获奖。同时,书中编选的作品,以众家之作蔚然成卷地体现出了编者对儿童文学的关注, ...
- 生命的诗意探询——读张伟锋诗集《空山寂》有感2024-04-28
- 通观其诗集发现,张伟锋对生命的审视,是从其自身的现状开始的。张伟锋的诗歌是内心的审视。正如他诗集《后记》中所说的那样:“在写诗歌这件事上,我很少俯身技术、技巧的探寻与雕琢,却很在意生命情感、人生境界的 ...
- 阅读成就人生2024-04-28
- 由于我在报纸副刊部工作的关系,约稿、编辑、采访成为我工作的全部,我编辑过当时任职的春城晚报社的几乎所有的副刊版面,如文化综合版“大观”、科学普及版“科学天地”、文学版“山茶”、随笔版“花甸”、阅读版“ ...
- 读《滇铜密语》有感2024-04-28
- 当易门龙泉酒业公司的张总把书转交给我时,我只认为《滇铜密语》应该是绿汁镇的一张名片,或者说,是易门的一张名片。这本书应该是部长篇小说无疑,但我的情感告诉我,书中的所有人物、事件、历史都是真实存在过的, ...
- 静水流深的乡村温情——读李兴的散文集《云崖暖》2024-03-18
- 读了李兴的文章后,我才发现我其实只看到了乡村的一面。或许是同龄的缘故,也或许是有着共同的乡村情结的原因,我很喜欢李兴所写的那些有关乡村的文章,他在文章中所描写的人和事、所抒发的情感和我的关切有太多的重 ...
- 红色诗篇 军中号角——张永权军旅诗歌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初探2024-03-18
- 张永权军旅诗歌热情、奔放、豪迈、大气,充满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的崇高精神和理想主义、乐观主义的浪漫情怀,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和鲜明的时代印记,其崇高、壮美的思想内核和文学品质,即使放到中国军旅诗歌的历史 ...
- 炽热的文学梦——邂逅李安成《流淌的龙川江》2024-01-08
- 对于出版了《龙陵缘》《流淌的龙川江》两本散文集的安成来说,算是努力地实现着自己的文学梦想,并在不断创作的过程中垫高加厚着这个梦。在他着手出版第一本散文集《龙陵缘》的前期,他托我为其写篇序言,作为与安成 ...
- 传统与现代的交汇——关于焦典的小说2024-01-08
- 在她的小说中最容易读到的就是其中的云南特色:边地与民族,她的小说在题材上与云南的这一传统有了更明显的承续关系。《六脚马》把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云南边地的神秘性、作家的虚构融为一体,常常让读者分不清小说所写 ...
- 贝叶古籍里的熠熠光芒2023-12-25
- 说起后续情况,州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主任付开云给笔者提供了一篇李桂英主任写的回忆文章《触摸历史传承典籍里的西双版纳》。文章提到,2018年4月,根据州政协党组和州长的要求,州政协文史委组织民研所专家岩 ...
- 让历史人物灵动鲜活——读《宋高宗时代的大人物》2023-12-11
- 他们悉数出现在历史学者唐博的新著《宋高宗时代的大人物》(广东人民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里,作者以人物串联史实的方式,还原历史背后的丰富细节,进而以个人命运观照时代,勾画出一幅宋高宗时代与众不同的社 ...
- 磅礴之笔 磅礴气势——评沈洋“磅礴三部曲”2023-12-11
- 《磅礴大地》全景式地展现昭通的全貌,《昭通:磅礴之路》则展现了艰难的脱贫、扶贫之路,《磅礴金沙》则重点写了金沙江下游四座世界级大型水电站的建设以及水电站建设中的移民问题。全景之势《磅礴大地》用十个篇章 ...
- 给怒江一个微笑——品读李四博新作《怒江山水之声》2023-12-11
- 《怒江山水之声》流淌着醇厚的怒江文化底蕴,不仅记录作者跌宕起伏的人生,也是送给怒江山水的一份厚礼,更是留给后代最好的精神财富。■余秋尚(傈僳族)近来,认真拜读了李四博的新作《怒江山水之声》(中国出版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