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州市新闻 >  临沧 > 

“边寨协商”第三次走向全国 临沧政协事业声高自远

——临沧市政协推进“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专项行动记事

作者:吕金平 杨丽娅 通讯员 施晓东 张建全 文·图  来源: 时间:2024年02月20日 10:34:23
临沧市政协主席李银峰在全国政协举办的专题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临沧市委副书记、市委宣传部部长杨宇到镇康县调研院坝协商工作
临沧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徐以民调研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工作
“镇康耿马永德三县毗邻插花边寨协同发展协商议事会议”现场
云县龙潭村委会召开议事协商会议讨论《大朝山西镇茶园管理公约》


2023年7月7日,为期五天的全国各级政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专题培训班(第145期)结业,临沧市政协主席李银峰以“持续深化‘边寨协商’在边疆基层社会治理中彰显政协所能”为题,作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这是继2018年全国政协党的建设工作座谈会、2020年全国地方政协工作经验交流会、2022年全国政协第139期干部培训班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专题研讨班之后,临沧市政协第四次在全国政协相关会议上交流工作经验,也是临沧“边寨协商”第三次走向全国,市政协持续深化“边寨协商”工作的做法经验声高自远。

近年来,临沧市政协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按照“不建机构建机制”的思路,在基层广泛开展协商议事工作。2023年3月以来,临沧市政协在认真总结“协商在基层”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边疆民族地区实际,创新“四个进一步”工作机制,着力在精准、规范、务实、高效上下功夫,推动院坝协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运行更加协调顺畅,取得了“政协协商延伸下去、基层治理活跃起来”的良好效果。

坚持高位统筹推进

多方联动协同发力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协商民主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2023年3月以来,省政协坚持省、州(市)、县(市、区)三级政协联动,组织“开展院坝协商·建设文明村寨”行动(以下简称:院坝协商),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助推农村普法强基、化解矛盾、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助力乡村治理效能提升。

临沧市政协高度重视、迅速行动,两次召开全市政协院坝协商工作推进会,对全面推进院坝协商行动相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市政协党组专题向中共临沧市委报告,市委常委会多次听取工作汇报和研究有关重大事项,把院坝协商作为开展主题教育36项民生项目之一,纳入全市工作总体布局,市委领导深入基层开展院坝协商工作调研,为院坝协商务实高效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为进一步强化整体联动,市政协办公室与市委政法委、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开展院坝协商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和建设文明村寨实施方案》,联合开展调查研究、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和工作推进会,着力解决边疆基层社会治理中资源力量不足、管理机制不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问题,推动了院坝协商由政协“内循环”向各方“大联合”转变,形成共建共治、多方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政协针对勐永镇部分群众喝酒嗜好突出、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等问题,组织开展的“狠刹不良酒风 助推普法强基”协商议事会议,正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之一。这场院坝协商议事会议,是耿马县政协与县委政法委、县文明办在联合开展命案村全覆盖调研的基础上,聚焦农村刑事案件防控开展的重点协商活动之一,找准了政协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结合点,为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搭建了工作平台,凝聚了社会共识,助力形成多管齐下、多方联动、综合施策的普法强基工作格局。云南省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督导组在观摩协商议事会议后表示,“以院坝协商的形式来推动普法强基补短板工作,成效显著,行动正当其时。”

此外,市政协办公室还与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联合出台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制度文件,推动两类协商在组织主体上“双指导”、在选题议事上“双衔接”、在协商意见上“双转化”,着力解决“基层愿望上不来,决策部署下不去”的治理难题,共同推动基层协商民主丰富活跃起来。2023年4月27日,临翔区政协组织召开以“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打造和美文伟大寨”为议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助力忙畔街道文伟社区盘活2.67公顷闲置土地资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包装“农旅融合示范园”项目的协商建议,由忙畔街道党工委交相关部门办理;建立项目区人居环境提升长效机制、项目整体打包给第三方运营的协商建议由社区党组织开展村民协商议事推动落实,实现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同年12月7日,在临沧市政协的指导下,云县政协组织召开了一场以“助力大朝山西镇茶产业提质增效”为主题的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依托云县大朝山西镇龙潭村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探索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以下简称“两商”)相衔接的创新路径,为临沧市做实“两商”衔接工作提供经验,为全力助推乡村振兴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推动实现“三个覆盖”

制度更加成熟定型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成为临沧市政协在持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深入推进院坝协商行动中的“必答课题”。

为此,市政协准确把握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新内涵,加强院坝协商行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把命案高发多发、矛盾纠纷突出、陈规陋习严重的村作为重点村开展调研、协商,形成“三个全覆盖”工作体系,在推动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了政协作用。

实地“问诊”,重点村调研分析全覆盖。市政协把调研作为掌握村情民情、排查梳理矛盾纠纷、扩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的重要抓手,紧扣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和文明村寨建设,与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文明办、市民政局组成联合调研组,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对治安隐患突出、矛盾纠纷集中、陈规陋习严重的村(社区)进行全面摸排,确定全市101个重点村。调研组发现,部分边疆少数民族聚居村村民法治意识淡薄、村级调解力量薄弱,广大群众对加强普法教育、化解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服务的愿望十分强烈。这些“沾着泥土、带着露珠、冒着热气”的鲜活素材,为市政协高质量开展院坝协商行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症“开药”,重点村协商议事全覆盖。市政协按照院坝协商“五个聚焦”的协商重点,把重点村全部纳入协商范围,印发年度协商计划,2023年全市确定开展院坝协商110场次,实现了调研确定的重点村全覆盖。同时,市县政协均成立院坝协商工作推进组并设办公室,上下一体推动院坝协商工作。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和联系县(区)政协的各专委会认真履行督促、指导和参与各县(区)开展院坝协商的职责,每年至少全程参与一次所联系县(区)的协商议事会议,并纳入向市政协常委会年度述职的重要内容,严格把好协商的政治关、程序关、质量关,全面指导方案制定、宣传推介、典型打造等各环节工作。

合力“治本”,重点村普法强基全覆盖。市政协围绕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加强与政法、组织、民政、文明办等部门的协同联动,根据院坝协商议事会议达成的共识,更加注重协商成果转化落实,助力构建共建共治、多方联动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院坝协商+普法宣传”等方式,充分发挥乡镇政协履职小组成员、律师委员、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干部和“法律明白人”作用,开展法律知识进社区、进村寨、进校园、进家庭、进外出务工人群“五进”活动,制作发放普法宣传资料7000多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讲解民法典、刑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中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并以鲜活的案例释法,呼吁村民在遇到矛盾纠纷时,合理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聚居村寨普法宣传教育,改变不良习俗,倡导文明新风;把外出务工人员、上访户、矛盾纠纷突出的双方当事人纳入重点普法对象,以组为单位建立普法宣传群,推送微视频、法律一览图,安排专人答疑解惑、互动交流、时时提醒,及时做好法律服务和矛盾纠纷化解,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社会氛围,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示范带动作用显现

民主之花绽放边疆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历经一年的辛勤耕耘,丰收的好消息在岁末年初之际传来:云南省政协对全省政协院坝协商2023年度83个典型案例予以通报表扬,临沧获评9个案例,位列全省各州(市)政协前茅,并实现全市8个县(区)政协全覆盖,临沧市政协上报的《破解三县毗邻插花边寨协同发展难题》协商案例,成为全省市级政协层面搭台协商的先进典型。

本次获评的9个典型案例中,《破解三县毗邻插花边寨协同发展难题》协商案例,是市委审批同意、市县政协联合搭台开展的一场重点协商,针对临沧南汀河沿岸镇康县军赛民族乡、耿马县勐简乡、永德县崇岗乡行政隶属交叉、群众混居插花、飞地交错,突出存在工作引领协同难、基层治理协同难、便民服务协同难、产业发展协同难的问题,协商提出构建工作协同、基层治理、便民服务、产业发展四项联动机制的建议,获得市委专题交办,是临沧市政协践行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成功探索。其余8个典型案例,是各县(区)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助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和建设文明村寨的成功案例,探索形成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的制度机制,取得了“政协协商延伸下去,基层治理活跃起来”的良好效果,获得省政协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这9个获评案例不仅是临沧市各县(区)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工作中的典范,更是临沧市政协深入推进院坝协商行动取得显著成效的生动缩影。

临翔区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推碗窑村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云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推慢笼村普法强基树新风、永德县政协通过院坝协商助力勐板乡茶农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翻阅过去一年临沧市各县(区)政协开展院坝协商工作的“履职日历”,不难发现,如今民主协商之花已开遍临沧大地,结出“助推农村普法强基、化解矛盾、移风易俗、文明进步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累累硕果,探索出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有效衔接、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结合、服务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的“边寨协商·临沧实践”。

——激发群众自治活力。“边寨协商”与村民议事会、村民自治机制有机衔接,激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自治活力。镇康县红岩自然村地处镇康、耿马、永德三县交界,123户农户隶属三县三乡六个行政村,缺乏共管共治机制,通过开展“一寨三县三乡六村”联合治理协商议事会议,促进达成了成立联合党支部、制订联合村规民约的共识,探索了一条“混杂居”村寨群众自治的新路子。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边寨协商”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强化了群众“我要振兴、我来振兴”的主人翁意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政协组织3个乡镇共商共议万亩冬早蔬菜抱团发展之计,促成356户群众与合作社、企业制定利益联结“双绑”机制,带动当地农民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达120万元以上。凤庆县政协协商成立滇红茶产业联盟后,在联盟内部建立协商议事平台,先后商定发布滇红茶联盟标准,统筹茶科技、茶产业、茶文化发展,实现112户茶企和7.5万户茶农“抱团取暖”,助力重塑“滇红”品牌香飘世界,形成了“茶靠拼配,事靠商量”的独特文化底蕴。

——提升基层治理能力。“边寨协商”聚合党政部门、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畅通多方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提升了基层党组织落实政策、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治理能力。镇康县政协针对部分群众参与偷越国境违法犯罪行为,召开“感恩奋进固边防”协商议事会议,在边境村创新“警地联动”工作机制,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守土尽责的战斗堡垒功能。

总结成绩是为了更好地出发。李银峰表示,在下一步工作中,临沧市政协将进一步深化“边寨协商”,以改革创新精神探索推进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相衔接的制度机制,集成“两商”衔接制度供给,找准“两商”衔接角色定位,深化“两商”衔接工作实践,把协商贯穿于基层政协履职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协商、全地域协商、全流程协商,彰显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人民民主的鲜明特征,持续擦亮“边寨协商”工作履职品牌,为谱写边疆基层社会治理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