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网讯 (通讯员 严宇航 颜 峰) 在日前举办的2024中国水博览会暨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水务创新技术交流会上,来自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咨询规划研究院研发的土工膜自动施工系统及自动检测设备一经亮相,就吸引了各方目光,大家对这一既解放生产力,又节约人工成本,还具有良好社会效益和推广价值的新技术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土工膜自动施工系统及自动检测设备能引起如此轰动,与该设备在实践中发挥的显著作用密不可分。对于元阳县赛刀村委会的村民而言,水源稳定是生活安定的重要保障。在当地,已经建成21年的肥香村水库成为保障村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然而,因为水库海拔较低、库容较小,一到用水旺季,海拔高于600米以上的土地就常常出现用水困难的问题。
为了彻底解决水资源难题,2017年,总投资3.264亿元的元阳县呼山区域以农田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元阳县增益寨水库至烂衙门引水工程获批。这一云南省第一个县级采用PPP模式实施的水利工程建设,有效解决了600米海拔以上的缺水问题。令“水利人”惊喜的是,在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运用土工膜铺设施工系统设备实现机械化铺设,解决了土工膜逐层自动完成砂、碎石、混凝土预制块、土工膜等多道建筑材料的铺设工作难题,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及安全性,减少了人工成本,缩短了施工周期。
如今,引水工程顺利连通,新建的水库已完成蓄水任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此外,红河州建水县红罩塘水库自运用土工膜自动化铺设至今,防渗效果较好,不仅做到了施工进度快,节约了工程投资,取得了较好的运用效果,还获得业主及设计、监理、质检单位的一致好评。
据悉,目前,土工膜自动化铺设技术先后申请了“一种水库区防渗漏土工膜渗漏检修装置及其检修方法”“一种水利工程土工膜的自动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一种土工膜固定装置”等10余项专利技术,对有效破解山区和半山区水资源瓶颈,实现山区耕地面积的供水全覆盖起到明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