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通讯员 谢江楠 文·图
截至2023年底,云南省中小微企业累计达131.85万户,占云南省企业总数92.7%,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微细胞”和生力军。今年是国家税务总局与全国工商联连续开展助力小微经营主体发展“春雨润苗”专项行动的第四年,围绕“惠达小微 助稳向好”主题,云南省税务部门着力推进各项税费政策和服务举措及时惠及小微经营主体,助力市场“毛细血管”更旺盛、经济“神经末梢”更活跃。
润苗固本 新办主体起好步
为更好地帮助经营主体在云南扎根,云南税务部门针对新办纳税人不知道“去哪办、办哪些、怎么办”等问题,设立服务专窗,组织“开业第一课”培训,通过现场授课和网上推送打造“线上+线下”的“新手训练营”,迈好助企发展第一步。
在香格里拉产业园区,当地办税服务厅设立“新办企业服务专窗”,整合了税务登记、信息报告、发票申领等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
香格里拉火旺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周卓昌基于当地的高原特色农业资源,开办了这家畜牧企业,谈及初次办理税务业务时,他表示:“刚开始,我还担心业务办不明白,后来得知有服务专窗,没花多长时间就办好了税务登记。办税服务厅的《新办企业税费政策一本通》我也领取了一份,常见问题看手册就能解决,不懂的地方还能和税企联络员联系,这些服务对‘小白’真的很贴心。”
据了解,在新办经营主体进行税务登记后,税务部门还将适时邀请办税“新手”参加现场授课,并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申报纳税、发票开具、信用修复等“开业第一课”专题指引,为企业行稳致远“护航”。
“今年8月,公司注册开业,我对电子税务局操作流程还很陌生。通过参加这次培训辅导,让我了解了税务申报和开具发票的具体流程。”参加完“税收新手训练营”的洱源江妹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财务人员杨崇美表示,课堂内容当月就用上了,都是办税的“干货”,帮助合作社顺利度过了开业“新手期”。
税助研发 创新动能更澎湃
作为创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中小企业在创新体系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与此同时,税务部门持续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为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提供更优成长环境,助力培育新质生产力。
自2017年落户云南滇中新区以来,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昆明)有限公司持续深耕整车高原发动机性能排放、高原适应性等研发检测业务,通过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高海拔条件下,汽车也会有‘高原反应’,我们是国内首个国家高原机动车质量检验检测中心。”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苏秀梅介绍,2023年,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政策,减免660万余元,在税收优惠政策的加持下,公司不断加快高原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能力建设,提升高原研发认证和测试标定技术的水平。
在临沧方源林产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批批松脂陆续被送进自动化生产设备中,原材料智能穿梭在各个生产环节。这是该企业2023年升级新生产设备后的场景,生产效能实现了大幅度提升。
“云南林业资源丰富,生产技术升级能帮助我们更高效地利用原材料和节约人工成本。”该企业法定代表人方孔政表示,在企业创新升级的关键时期,税务部门及时上门走访,辅导企业享受优惠政策。2023年以来,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54万余元,研发中的资金难题得到了缓解。
多元联动 营商环境更优质
今年6月,由云南省工商联指导、云南省小微企业联合会主办的“中小微企业日”政策宣讲活动在昆明举办,省科技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税务局等部门参与活动,共话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新方向。会上,国家税务总局云南省税务局相关工作人员就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所得税优惠政策等一系列政策进行解读,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全省各地税务部门围绕共建优质营商环境,联合当地工商联、产业园区管理部门、涉税专业服务机构等单位,协同收集解决税费诉求和优化办税缴费流程的相关举措。
随着砚山县绿色铝产业园区“链主”企业的落地,各类小微企业也陆续“生根”。当地税务部门建立“百人千企大走访”服务机制,定期联合园区管委会走进企业,携手打造更优的营商环境,促进更多企业落户园区,为产业延链补链。
位于下游“运输端”的云南滨运交通实业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沈占竹谈道:“目前,园区内的小微企业还不算多,但税务部门关注到了我们的诉求,今年已经来园区给我们送服务3次了,及时解决了涉税问题,还向我们宣传小微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据介绍,该公司今年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减免和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税费共计20万余元,生产经营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