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统战新闻频道 >  统战新闻 > 

40个周末:他们共促营商环境优化

——红河州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小记

作者:吕金平 王碧炜 来源: 时间:2024年12月05日 11:08:52


11月15日,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红河专场的会场传来喜讯:今年前三季度,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1%,增速高于全国(4.8%)0.3个百分点、全省(3%)2.1个百分点,经济增速居全省第二、滇中第一。

这份耀眼的成绩单,离不开红河州开展的“政企面对面”行动的助推。

主动服务 积极作为

“为促进‘两个健康’,构建亲清统一的新型政商关系,按照中共红河州委要求,由我们牵头统筹,联合州委办公室、州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州政府办公室、州政协办公室以及州商务局、州工业和信息化局等10余家州级部门,共同推出了‘政企面对面’活动。”红河州政协副主席、州工商联主席李满介绍,如今,“政企面对面”活动不仅成为红河州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更成为州委、州政府、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协主要领导持续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大力倡导“十种鲜明导向”的生动实践。

自2023年6月28日红河州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红河州2023年“政企面对面”活动的通知》以来,红河州的“政企交流”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随着活动的开展,政府逐步深入了解企业需求,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推动全州营商环境的优化,有效激发起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同时,我们还形成全州上下‘一盘棋’推进工作的格局,有力促进全州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红河州工商联副主席何润说。

在州委、州政府等主要领导的率先垂范下,“政企面对面”活动成了红河州政企交流的新常态。每个周六上午,红河州四套班子主要领导都会轮流召集企业负责人座谈交流,变企业“上门找”为党委、政府“主动见”,面对面听取企业负责人对红河州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研究为企业排忧解难的思路和对策。这种主动服务、积极作为的态度,不仅赢得了企业的赞誉,更增强了企业投身红河、建设红河、扎根红河的信心。

据统计,自2023年7月开展活动以来,“政企面对面”活动已经举办了40期。在这40个周末,来自贸易、有色金属、生物医药、房地产等13个行业的272家代表性企业参与了活动。

注入活力 彰显成效

在活动中,企业负责人开门见山,谈发展、提建议、话诉求,除了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更提出了对红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州级各部门则根据企业反映的问题,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实行交办、承办、督办、销号“三办一销号”制度,系统梳理企业反馈意见,明确责任分工,以书面形式下达任务清单,确保各责任单位在接到督办任务后5个工作日内主动介入,迅速解决或制定分步解决策略,对于暂时无法克服的难题,也及时向企业解释,确保信息透明度,建立了“诉求收集—问题交办—督办销号—跟踪问效—情况反馈”的闭环管理体系。

为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政企面对面”活动还根据行业分类制订了详细的活动计划。据何润介绍,每期活动都会优先邀请领军企业、“四上”企业、纳税大户、重点民营企业等的5位至8位企业负责人参加。这种精准对接、分类施策的方式增强了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让企业在活动中感受到政府的关怀和支持。

“目前,州级交办的316项企业诉求和建议中,已经办结227项,办结率达71.8%。”何润说。这一数据体现了红河州政府对企业诉求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回应,也彰显了红河州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心和成效。

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的同时,红河州还积极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和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通过深化企业开办“一窗通”“证照分离”“一企一证”等商事制度改革,将企业全流程开办时间压减至0.6个工作日;同时,通过优化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实现了全程网上即时办理。这些改革措施在提高政府的服务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

“政企面对面”活动的开展,不仅帮助企业解决了面临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更在全州营造了尊商、重商、亲商、爱商的良好氛围,为红河州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李满表示,红河州工商联将继续深化“政企面对面”活动内涵和注重形式创新,进一步完善政企交流机制和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探索更多创新举措和方法手段,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和支持,推动全州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宋卫极 欧阳文军 和士勇)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