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党委不折不扣推动南方电网公司统一战线“117”体系落实落地,找准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在深化政治引领中凝聚人心、在强化政治担当中固守圆心、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优势,全力助推我省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
打造统战工作“强引擎”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始终牢固树立党管统战意识,坚持把做好统战工作作为事关改革发展大局和员工队伍稳定的大事来抓。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党委通过党委会第一议题、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确保党委班子成员切实做到心中有统战、工作抓统战。
在完善统战工作责任制方面,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党委通过修编党委工作指引,进一步明确党委统战工作的责任,并将统战工作纳入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和年度党建责任制考核,推动统战工作从“部门视角”向“党委重视”转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建部门牵头协调、有关方面各负其责的大统战工作格局。
提振统战工作“精气神”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党委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抓好统战工作的首要任务,连续7年开展“理论面对面——千堂报告进基层”理论宣讲活动,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达边境一线、走进统战成员;连续2年开展统战代表人士培训班,积极组织统战成员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加“知行大讲堂”等活动,引导广大统战成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连续7年组织召开统战代表人士座谈会,建立健全党员领导干部与党外代表人士“一对一”联谊交友机制,各级党委委员与442名党外人士交友联谊,通过深入交流、倾听意见、解答疑惑等方式,倾听统战成员心声,帮助统战对象解决实际困难;连续5年实施增强员工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激发内生动力的“三感一力”提升计划;连续4年深入243个边境民族偏远站所进行慰问。通过排查职工利益诉求、推动职工“诉求清单”变为“满意清单”等措施,助力公司员工满意率4年连升。
增强统战工作“原动力”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党委积极搭建统战成员建功立业的广阔平台,让统战成员发挥更大作用,选派33名党外人士挂职锻炼,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成长空间。作为云南省十三届政协委员,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董事长甘霖积极联系界别群众,多次在各种会议上为云南电力建言献策,提交了题为《关于为实现“3815” 战略发展目标提供坚强能源电力保障的建议》的提案。此外,107名各州(市)、县(市、区)电网公司干部职工中的政协委员也积极发挥作用,共提交提案51件,部分提案所提意见建议被采纳,切实为云南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此外,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还围绕重点工作、重点工程持续推进“三保障三提升”劳动竞赛,组织统战人士参加全国“红旗杯”班组大赛。引导统战成员积极参与职工技师工作站、劳模创新工作室、工匠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活动工作室创建活动及职工创新活动。截至2024年11月底,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已建成全国示范性创新工作室1个、省级“一站三室”24个。凝聚党外知识分子智慧和才能,新聘党外技能专家702名,建成首个省级应用基础型重点实验室——绿色能源与数字电力量测控保实验室,“感存算一体智能感知终端”研发成果入选第7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十大硬核科技成果”。
奏好民族团结“和谐曲”
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党委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服务云南建设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为使命,将优质的电力服务送到云岭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在能源保障方面,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全力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力供应。同时,公司还加快推进“优东提西、强地带县”行动计划实施,不断增强边境民族供电单位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
在行业扶贫方面,2024年,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投资124亿元,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供电服务水平。全面建成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的现代化农村电网,实现充电基础设施在乡(镇)全覆盖。
在定点帮扶方面,公司派出帮扶人员262人,全面完成定点帮扶任务,全年投入定点帮扶资金2682万元,建成10间“知行书屋”,定向委培迪庆藏族自治州籍的高校学生120人,定点帮扶工作连续7年获得省级考评最高等次。
在用电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通过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实现了客户服务“12398”投诉、“95598”话务量、停电用户数、平均故障停电时间、应急保障人数下降,“95598”接通率提升的“五降一提升”。扎实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进企业”宣传活动,通过科普折页、宣传展板、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深入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确保宗教领域政治零风险、安全零事故、法治零盲区、社会零舆情。
下一步,南方电网云南电网公司党委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发挥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为云南实现“3815”战略发展目标汇聚同心之力、彰显统战之为,为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
文图由通讯员程靖、马莎、展宁、芶代岚、蒲柯宇、段应丹、陈昱瑾,本报记者何健美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