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专题新闻 > 

金融特派员打通乡村金融 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百米”

作者: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4年12月26日 15:54:56

■ 通讯员 储玉蓉 实习记者 李 焦 文·图

自中国工商银行普洱分行(以下简称“工行普洱分行”)选派金融特派员到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景迈村开展金融特派员“进农村”工作以来,积极与各级工作人员协调配合,加快构建“村村通政务、户户通金融”乡村服务新格局,打通了乡村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最后一百米”,架起了金融服务百姓的“连心桥”。

金融特派员进村入户制度,是工行普洱分行聚焦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任务,深入落实《普洱市金融特派员“进农村”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立足“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排头兵、乡村振兴主办行”的发展定位,坚守“支农支小”主责主业,以金融服务助力乡村全面振兴为契机,积极探寻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新路径、新方法。

普洱市澜沧县惠民镇景迈村下辖多个自然村落,距离市区200多千米。工行澜沧支行金融特派员进村以后,村民们不仅可以享受足不出村办理金融业务,对农业生产、个人消费等方面的多样化金融需求也能得到满足。金融特派员除了向村民讲解基础支付业务功能,另一个重要任务是将“银行柜台”搬到村(社区),积极向村民(居民)开展金融知识宣传宣讲。

从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解决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问题,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技术解决农村金融服务高成本等问题,再到深入开展政银合作,形成金融服务合力……金融特派员会定期参加村里的例会,精准对接民生、产业发展需求,与村民们群策群力,让村里在金融服务方面存在的一些深层次问题逐步得到解决。

“各位父老乡亲,大家好!我们是中国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今天来给大家送服务啦!这次主要是向大家普及反假币和反诈骗的相关知识。”金融特派员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村民们讲解了人民币的防伪特征及简便识别方法,介绍了“一看、二摸、三听、四测”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鉴别方法。通过金融特派员们对假币鉴别技巧和骗局防范要点的深入讲解,村民们了解到了上缴假币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从而提高了对假币的警惕性。惠民镇景迈村党支部书记岩赛乱说:“以前总感觉金融离我们的生活很远,在金融特派员的讲解下,村民们了解了不少金融知识,以后更要多多学习!”

自工行普洱分行金融特派员“进农村”工作开展以来,不仅为助力景迈村乡村振兴送去了助农、兴农的金融服务,还将更多的金融资源送村入户,精准“滴灌”至田间地头,充分发挥了银行在助力乡村振兴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持续为“三农”发展、美丽乡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切实将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习成果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