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专题新闻 > 

庠序有匠 七秩逐梦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七十周年志

作者:通讯员 张晓雷 苏 晨 郭燕琼 文·图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1月17日 20:40:00


薪火相传 岁月峥嵘

1955年4月3日,昆钢职工业余学校开班教学,自此,拉开了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七十载风雨兼程、文脉赓续、砥砺奋进的国有企业办职业教育的序幕。

作为国家首批“双高”专业群和云南省首批“双高”校建设院校,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为学生成长赋能、为社会发展增值”为办学理念,发挥“校企一体”特色优势,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设计,着力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教育事业始终与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钢”)的发展同频共振、相伴相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分散到集中、从单一到多元的演变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主要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55年—2001年):

因势而立 整合优化 明确定位

“以企业职工培训为主,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这是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扎根现代职业教育,点燃云岭大地职业教育之星火的真实写照。这一阶段,历经了昆钢职工业余学校、昆钢党校、昆钢技工学校、昆钢职工大学、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昆钢分校、昆钢幼教中心和昆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整合与发展,筑牢了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一体两翼”的强国兴工之基。

1955年4月3日,昆钢职工业余学校开办,以成人教育,扫盲、学文化为主,到1982年,形成了以职工业余文化教育、技术培训教育和职业技术考核认定为主的职业教育模式。

1959年12月1日,昆钢党校正式成立。1982年8月起,昆钢党校由昆钢职工培训中心代管,至1986年2月止。1998年4月,昆钢党校并入昆钢职工大学。2002年,更名“中国共产党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委员会党校”。

1960年7月1日,昆钢技工培训班成立并开始招生,而后,先后更名为“云南省重工业厅技工学校”“昆明钢铁公司中等技工学校”等。学校于1969年停办、1972年恢复招生。2000年7月,学校并入昆钢职工培训教育中心统一管理。

1976年7月,昆钢开办“七二一”工人大学。1978年,改名为“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昆钢教学班(电大教学班)”。自此,开始培养国家承认学历的电大大专学生。1984年8月8日,成立“云南广播电视大学昆钢分校(以下简称‘昆钢电大’)”。

1985年9月2日,昆钢职工大学成立,与昆钢电大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并同时隶属培训中心的管理体制。1998年4月,昆钢职工大学与昆钢职工培训教育中心、昆钢党校、昆钢电大统一办学、统一管理。

1982年8月31日,昆钢职工技能培训中心成立。昆钢党校、昆钢电大、昆钢技工学校、昆钢职工业余学校均划归昆钢职工培训教育中心领导。1986年12月,昆钢职工培训教育中心改称职工培训处。1998年4月,昆明钢铁总公司职工培训教育中心成立。

第二阶段(2002年至今):

规模提升 提质增效 砥砺前行

“为学生成长赋能,为社会发展增值”是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胸怀“国之大者”,开展社会职业教育的生动诠释。

这一阶段,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双轮驱动,一体两翼”的办学定位,正式开启了以“发展”为主题、面向社会的职业教育新纪元。

2002年至2012年,学院筑基垒台,进入培育发展期。2002年5月13日,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备案,在昆钢职工大学的基础上改制组建了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昆钢党校、昆钢电大、昆钢技工学校、昆钢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实行“五块牌子,一套班子”运行。这一时期,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成并投入使用,被评为省级示范高职院校,牵头成立云南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为后期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办学规模稳步提升。

2013年至2018年,学院规模扩大,进入快速发展期。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规模从5000人跃升至16000余人,在校生规模翻了近3倍。2015年,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入选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同年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五十强”荣誉称号,2017年遴选成为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

2019年至2023年,学院结构调整,迈入内涵发展期。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大学治理体系逐渐形成,生源结构持续优化,学生总体规模稳定在15000人左右。2019年被遴选成为中国首批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院校,牵头组建的云南工业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首批示范职教集团,2021年遴选为云南省首批“双高”建设院校,2023年确立了“四新目标”和“九大工程”建设的中长期高质量发展规划。

2024年起,学院机制转换,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纪元。2023年12月12日,省国资委、省教育厅、昆钢、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协商,签署了《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移交协议书》,标志着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移交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机制迎来历史性的大变革,进入高质量、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快车道”。

“时光知味,岁月沉香。”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初创时期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今天的“奋楫扬帆,面向未来”,七十载春华秋实,一代又一代的工职人扎根红土,风雨兼程,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积淀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传承了自强不息的使命担当,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秉承“学以致用,德优技高”的校训,“教真育爱,知行合一”的校风,“乐教善导,德技并进”的教风,“笃学践行,百炼成钢”的学风,形成了“校企一体,铸钢铸才”的办学特色和“为学生成长赋能,为社会发展增值”的办学理念,现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省内一流、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高等职业院校。

继古开今 立德笃行

党建花开 旗帜领航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传承了70年职业教育办学历程中凝结的红色血脉,形成国有企业办学的特色党建工作格局,人才培养成效不断凸显,办学治校水平迅速提升。纵览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70年的发展历程,从无到有,从单一到多元,几度整合,数次易名,但始终初心不变、底色愈显,始终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办学、育人、兴校的政治保证和力量源泉。在每一时期发展成绩的背后,都有着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建设的每一次创新,都推动着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展进入一片新天地。2002年,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改制组建后,始终坚持织密建强党的组织体系,确保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学院党委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持续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建设,推动党建与教育教学全面融合。2021年,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荣获省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整合优化后的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以点促面推动整体提升,党员师生争当表率,汇聚了新时代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鲜红的党旗始终在教育教学一线高高飘扬。近年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下设各党支部获得各级荣誉称号14次。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两级党组织依托党建力量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的政治优势及组织优势,始终做到“与党同心”“跟党奋斗”,以党建带群团妇建发展成果不断凸显。近年来,学院群团妇组织先后取得国家级、省级集体荣誉表彰项目22项。

70年栉风沐雨,不变的是那一抹鲜红的信仰,它是流淌在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血脉里的忠诚,是凝聚在每一位工职人心中的梦想,更是支撑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不断跨越式发展的力量源泉。从一个个荣誉称号的获得,到一项项集体表彰的见证,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成为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主旋律,红色的火种在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这片教育的热土上熊熊燃烧,照亮每一位学子成长成才之路和教职工全面发展之路。

初心坚守 桃李芬芳

厚植教育家精神,深耕教育强国梦。70年来,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昆钢的不断发展,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坚守职业教育初心与使命,守正创新,优化定位,不断完善育人培养目标定位和办学模式,至今已累计为社会、企业培养了17万余名技术技能和管理人才。1955年至2001年的管理整合历史时期,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从无到有,开拓进取,全心全意服务于企业发展,为昆钢开展工人素质能力培训、技术技能岗位培训和技术等级认定超12万人次。2002年改制后,全体工职人传承使命,辛勤耕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招生规模从2005年的290人,到2024年的5034人,在校生规模于2015年突破10000人,至今已为社会和企业培养了全日制高职高技术技能人才5万余名,其中,在企业的技术、管理、生产制造等工作岗位上就业人数占98%以上,很多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

“我想要到边疆民族地区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我的地方去。”这是荣获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的陈丽芬的心声,更是无数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子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勇于到基层一线贡献青春力量的缩影。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续5年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连续两届毕业生荣获全国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学(教)金,是云南省唯一一所连续两年获此项荣誉的高职院校。近10年来,学生先后荣获国家级、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47项、二等奖82项、三等奖122项。

锐意前行 革故鼎新

丹心不移同求索,妙策频出共革新。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积极响应和落实国家关于发展职业教育的号召和政策,70年来,伴随昆钢和自身的发展,不断深化全面改革以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完成从支撑企业发展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单元办学模式,到“一体两翼”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协同并重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办学体制的演变;完成从企业化管理框架治理体系到“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现代大学治理体系的蜕变;完成从单一教学活动到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转变。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内化到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构建了“五育并举”“三全育人”办学发展大格局,整合资源,立足办学实践经验,创造性提出的“‘三区四化六融合’国企办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荣获了2018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建成并投入使用5个国家级和15个省级专业实训基地。这一系列的蜕变与成就,无不彰显着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丹心为笔、以实干为墨,凭借着孜孜不倦的探索和扎实的育人举措,在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服务社会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续写着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篇章。

聚焦发展 协同育人

“感谢学校为我们搭建的供需对接平台,我们在学校实训课堂和现代学徒制班提前了解了产业需求,优先积累了实操经验,我们将把企业所需的生产技术带到基层。”参加产教融合共同体、产教联合体专场招聘会的学生分享了自己的感受。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紧跟国家战略部署,聚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发展内涵,充分发挥校企一体的办学优势,以职教集团建设为抓手,先行先试、率先突破、示范引领,致力于提升职业院校的综合实力,打造了云南职教特色品牌,带动云南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2008年9月1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组建了云南工业职业教育集团,时至今日,集团由成立之初的30家成员单位扩充到如今的111家成员单位,汇集了省内外企业83家、高校12所、中职学校8所、政府部门5个、行指委3个。2021年,在国家首批“双高”专业群建设的基础上,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再次牵头组建了云南现代物流职业教育集团(联盟),集团成员包括省内外企业,行指委,政府部门和机构,中、高职院校55家单位。2023年3月10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云南省钢铁行业协会以双主体的形式,共同牵头成立全省、全国第一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云南钢铁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体涵盖了全省主要的八大钢铁企业,总产值达3000多亿元。此后,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又分别与云南省物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省水泥协会牵头成立云南物投智慧物流园区产教融合共同体、云南水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同时加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52个、参与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4个。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体系建设,2015年,学院被遴选为教育部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高职院校,2018年通过教育部验收;2016年遴选为云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截至目前,现代学徒制已推广涵盖25个办学专业,招生9944人,合作单位23个,聘用了企业师傅268人。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结对,与昆钢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目前已累计25个单位2630名学徒参加培训,涵盖14专业、18个工种。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云南省首个现场工程师学院,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满足高端装备行业人才培养需要。

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奏响产教融合新乐章的漫漫征途上,敢啃“硬骨头”,敢破“旧藩篱”,用奋楫笃行的干劲,一步一步丈量出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天地。一个个共同体、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一批又一批学子通过现代学徒制走进企业、走向基层、走进关键岗位,是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心培育出的职教之花在各行各业绚丽绽放的有力印证。

两翼齐飞 倍道而进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准定位“双轮驱动,一体两翼”的办学方向,着力打造“两翼”高素质师资及管理队伍,截至目前,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具备高级职称人员占教职工总数的44.3%;“双师型”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6.1%;建立了涵盖52门课程、40名教师的校内训师库和400余名企业专业技术骨干、高级教师组成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具有国家级、省级人才称号教师14人,包括“全国技术能手”“云南省最美教师”等;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紧跟产业发展趋势,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三高五优”专业群建设规划,物流管理专业群入选首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钢铁智能冶金技术和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入选云南省级首批高水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项目。2024年,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获批云南省“3+2”高本贯通培养首批试点项目并正式招生,踏上了高职本科办学新层次。2022年,为支撑昆钢转型升级发展,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冶金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54站、云南省第127职业技能鉴定所、昆钢职业(技能)培训站等重要资质交还昆钢管理使用。自此,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踏上了职业社会培训发展新征程。

面对崭新挑战新机遇,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接续历史底蕴,紧跟改革步伐,于2022年11月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之名获批全国首批冶金行业职业能力自主评价站资质、2023年9月获得宝武产教融合发展中心“宝武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制造实训基地)资质、2024年3月获批省职业技能等级认定177站点,站在新的职工培训历史起点,构建了多元化的新培训教育体系和可靠的教育培训平台,目前已具备涵盖党建类、管理技术类、职业技能类、安全生产类及其他类培训及鉴定年均2万人次的能力。从精心雕琢教职工队伍“两翼齐飞”,到专业群建设“多点开花”,再到培训资质“多元点亮”,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让众多优秀教职工汇聚一堂、各展其能,让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稳步推进,为社会搭建起坚实可靠的教育培训平台,划出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更为广阔的新航线。

七十载岁月流金,匠心传承铸辉煌。历史铭记了过去,承载了今朝,擘画了未来。展望未来,昆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一如既往坚定不移地加强和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根铸魂,擎旗奋进,坚持职业教育与职工培训“一体两翼”协同并重,不断汇聚发展新动力,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育人水平和社会培训能力助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扩大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共建、共享、共育优势,聚力赋能新质生产力,在投身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中,以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