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人物风采 > 

用专业与责任书写委员履职文章

——记昆明市政协委员董明

作者:本报记者 刘 霞 文·图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4月01日 15:15:02


董明是云南观珏律师事务所主任,2015年起担任昆明市律师协会常务理事,2020年任协会考核委员会主任、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2022年起又担任云南省律师协会考核与评审委员会副主任、行政法与依法治省业务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委员。期间,他获评昆明市“十佳律师”、云南省“优秀律师”称号。

同时,董明还是昆明市政协委员、昆明市官渡区政协常委。自担任政协委员以来,董明凭借扎实的专业能力、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履职态度,连续三年(2022年、2023年、2024年)被评为昆明市政协优秀履职政协委员,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文章。

从律师到政协委员

专业与责任的结合

1998年,董明获得全国律师资格,1999年起正式执业。20多年的律师生涯中,办理了近千件案件,他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娴熟的法律技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化解了众多社会矛盾,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作为一名律师,董明始终将社会责任放在首位。2019年,他参与了云南省某局230户职工房屋拆迁安置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经过3年多的努力,他最终妥善解决了这一复杂问题,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此外,在昆明白马东区10幢危房处置工作中,他协助政府完成了425户住户的疏散搬离、危房的拆除及重建回迁安置,历时近4年,展现了律师在公共事务中的重要作用。2024年,他所代理的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的某再审案件,为昆明市官渡区子君社区4000多名老百姓挽回了400多万元的损失。

董明的专业能力不仅体现在个案处理上,还体现在对法治建设的贡献中。

他代理的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的省人民检察院抗诉某股权转让纠纷再审案,入选“2019年云南省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十大典型案例”,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中华全国律师协会收录为典型案例。2023年,他参与制定的《全国律师办理房屋租赁诉讼案件操作指引》为全国律师案件办理提供了重要指导。

政协委员履职

从“小切口”到“大文章”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董明始终将专业优势与履职工作紧密结合。他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各项调研、视察活动,又积极参加讲座培训,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界别优势,认真撰写提案、积极反映社情民意。

2021年,董明提交的一件题为《关于加强我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建议》的提案,被评为昆明市官渡区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优秀提案”和“重点提案”。这件提案不仅体现了他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展现了他对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2023年,他所撰写的《构建利益平衡机制,以法商思维推进我市城市更新改造》入选昆明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大会发言稿。2024年,他围绕深度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再次提出建议,为优化地方营商环境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立法协商方面,董明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立法论证工作。他多次在政协会议上提出建设性意见,为地方立法工作提供专业支持。他参加了“滇池保护条例”“阳宗海保护条例”等十多件地方立法的协商论证。

在培训宣讲方面,他为昆明数十个社区宣讲培训物业管理法律;2023年9月,在市政协第三讲中作了题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优化法治环境,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讲座;同年10月,在市政协机关“转变作风办实事,为民解忧暖民心”活动中送法进昆明市消防支队特勤大队,他作了题为《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走进民法典》的讲座;2024年4月,在滇中新区作了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民法典》的讲座。

在调研方面,他积极参加了“昆明市检察机关企业合规改革”等工作。

他的故事,是一名律师用专业与责任书写委员履职文章的生动写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担任政协委员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他始终坚持以专业为依托、以责任为动力,在律师和政协委员两个岗位上做到“双岗建功”,为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未来,董明将继续秉持初心,在律师和政协委员的双重角色中,继续书写属于他的履职文章,为昆明市乃至云南省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