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是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以下简称“工行云南省分行”)扎根云岭大地的第40年,也是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一年来,工行云南省分行紧扣中共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优化金融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为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党建引领
筑牢发展根基
40年来,工行云南省分行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通过“创新拓展年”活动巩固主题教育成果,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推动“四个以学”见行见效。严格执行党委工作规则,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各项工作沿着正确政治方向推进。
在党建机制创新方面,工行云南省分行修订党建工作考核办法,实施“五大行动”,推动“党建 +”项目与“红色云岭”特色品牌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建联建、资源共享、互助共建、和谐共促”的良好格局。工行云南省分行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开展党建联建活动,与企业、社区等单位共享党建资源,共同开展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同时,工行云南省分行大力推进廉洁文化建设,开展巡视常态化整改,构建以“清风云岭”为主体的工作体系。统筹运用“四种形态”,对工行云南省分行干部职工进行常态化监督和教育,强化“不敢腐”的震慑,增强“不想腐”的自觉,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发展环境。通过定期开展廉政教育讲座、组织参观警示教育基地等方式,引导工行云南省分行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道德观。
服务实体
彰显大行担当
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主力军,工行云南省分行紧扣经济转型主线,持续优化资源配置,不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制定了全行投融资业务3年规划,确保融资规模、投向、结构与云南经济发展需求精准适配。全年累计审查审批各类投融资业务规模突破万亿元,投放全口径融资达2913亿元,各项贷款较年初净增528亿元,增量在全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中位居第一,贷款余额顺利突破5000亿元大关。在债券承销、国库支付、银团贷款等领域同样成绩显著,累计推荐承销地方债412亿元,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代理国库支付850万笔,金额高达2000亿元;筹组行外银团贷款690亿元。牵头支持宾川县至南涧彝族自治县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要求,工行云南省分行全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很好地展现出服务新质生产力的深度和广度。
在科技金融领域,工行云南省分行持续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支持力度,相关企业贷款实现显著增长,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有贷户覆盖率高于系统平均水平6.83个百分点,贷款净增6亿元。为云南裕能新能源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投放超4亿元设备更新贷款,助力企业技术升级和产能扩张。
在绿色金融方面,工行云南省分行重点加大对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领域的资金投放力度,成功办理云南省首笔ESG挂钩贷款。2024年,工行云南省分行的绿色贷款较年初净增171亿元,余额成功突破1000亿元。为“洱海保卫战”等一系列环保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推动云南绿色发展。
普惠金融业务持续发力。工行云南省分行全力服务小微企业融资需求,普惠贷款客户数量突破3.8万户,较年初增长87%;贷款余额净增107亿元,增幅位居同业第一。通过深化与“融信服”平台的合作,推动“数字普惠”重点突破,实现“经营快贷”数据接入、“云旅民宿贷”合作升级、“金叶快贷”产品落地。
2024年11月27日上线的“云惠贷”产品成效显著,到年末累计受理申请1.07万户,授信3919户、金额15.12亿元,投放1352户、3.53亿元,切实为小微企业提供了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
在养老金融领域,工行云南省分行巩固市场领先地位,年金受托、账管、托管规模持续保持市场第一,个人养老金账户开户数突破60万户,缴存金额突破1亿元,有力推动了养老“第三支柱”的发展。
在数字金融方面,工行云南省分行大力推进场景创新,全年研发立项193个,成功实现云旅民宿贷、烟农资金结算等多个分行特色场景落地。通过微信、手机银行双渠道积极推进开放银行生态场景布局,并借助卫星遥感技术实现“种植e贷”顺利发放,开启数字化信贷管理新篇章。
此外,工行云南省分行还聚焦云南制造业强省战略,调整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重点领域信贷投放精度。在制造业、民营经济、乡村振兴、跨境发展等领域精准发力,制造业贷款净增53亿元;聚焦民营经济经营主体,累计投放民营企业贷款195亿元,贷款余额较年初净增64亿元;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涉农贷款余额达1535亿元,较年初净增241亿元,脱贫地区贷款余额超千亿元,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长54%;聚焦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外管评价获得A类,跨境人民币业务量达84亿元,同比增长14%,国际结算量31亿美元,并办理首笔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买方信贷业务。
同时,工行云南省分行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支持滇中城市群、县域经济和口岸经济发展。聚焦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1 + 7”重点分行各项贷款较年初增长470亿元,增量同业第一,占全行增量的89%;聚焦县域经济发展,新设7个空白县域支行,全省县级行政区经营机构增至82个,县域机构全省覆盖率达64%,服务人口覆盖率达80%,新设县支行各项贷款增长57%;聚焦“口岸经济”发展,比照昆明市托管磨憨共建国际口岸模式设立磨憨支行,创新“三地四行”共管新模式,存贷规模半年过亿元 。
工行云南省分行还积极加强银政企合作,围绕云南省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同步开展云南分行拓户提质三年行动,举办两场全省政银企金融论坛。个人客户总量突破1600万户,连续四年增量保持同业第一;新开对公结算账户近5万户,创历史新高;新增财政代理资格8家,依托供应链融资带动上下游开户1102户。同时,严格落实减费让利政策,自2024年4季度起执行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累计为企业和个人办理续贷10.19亿元,全年减少客户利息支出近17亿元。
防控风险
守护金融稳定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工行云南省分行坚持标本兼治,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和信用风险管理,不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体系,严格落实“四早”要求。2024年,工行云南省分行清收处置不良贷款21亿元,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可控。通过开展220项专项检查、247项日常检查以及43个智能监测项目,实现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全年未发生重大洗钱及涉敏风险事件。
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通过开展集中除患攻坚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和整改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在电信诈骗防控上成效显著,新增涉案对公账户数量在四大行中最低,并稳妥化解多起重大舆情风险事件,切实发挥维护金融稳定“压舱石”作用;在维护区域金融稳定方面,分行积极落实化债部署,累计完成各类化债业务132亿元,实现化债业务全省“三个第一”;全力支持省属、市属国企债务化解工作;严格落实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累计审批房地产项目28个,州(市)覆盖率近88%,审批金额51亿元,实现贷款投放23亿元,白名单项目融资落地率96%,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金融为民
传递工行温暖
工行云南省分行坚守“金融为民”初心,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融入业务发展全过程,不断拓宽服务边界、深化服务内涵。
在优化跨境服务方面,持续改善境外来华人员支付体验。2024年,累计为其开立1.8万个账户,在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等地建成支付便利化示范点,率先投产涵盖10种主流外币的兑换机,并与中国工商银行老挝分行紧密联动,优化中(国)老(挝)两国的跨境支付服务。
针对老年客户群体,工行云南省分行聚焦适老需求,以网点为依托,开展“情暖朝夕”“驿启新生活”“暖秋关爱”“守护时光”等系列主题活动,惠及7.5万余人;完成“工行驿站”适老设施升级改造,启动旗舰、标杆和基础3类养老金融特色网点建设,全面提升老年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工行云南省分行探索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站,采用“金融机构驻点、特邀调解、在线司法确认+ 智审速裁”模式,累计受理调解案件1240件,获得消费者的高度认可。坚持“合理诉求一律解决”原则,优化业务流程。2024年,工行云南省分行客户投诉量同比下降48%。
此外,工行云南省分行还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参与中国工商银行“浓情六月 共创未来”志愿公益系列活动,开展主题活动425场次。组队参加中国工商银行“爱目行动”,深入乡村、定点帮扶地区开展志愿服务和金融知识宣传。全年投入705万元资金实施69个定点帮扶项目,消费帮扶金额达1336万元,帮助销售脱贫地区农产品2.6亿元,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工行云南省分行将继续锚定云南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主动担当作为,以更高质量的金融服务,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持久动力,奋力谱写金融助力云南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版文图由实习记者李焦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