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专题新闻 > 

灾后五天, 独龙江乡实现“村村通户户亮”

作者:通讯员 陈克迁 陈波 王宇 龙行娟 陈守锐 本报记者 何健美 文·图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6月10日 15:17:41


6月5日18时58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最北端迪政当村,发电机发出轰鸣声。随着村民陈永华家的灯被点亮,因持续强降雨和泥石流中断供电4天的独龙江乡实现了全部复电,达成“村村通、户户亮”的目标。这一时刻,既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公司”)抢险复电工作的生动缩影,也是央企担当的有力见证。

暴雨突袭,峡谷“孤岛”告急

5月31日至6月1日,独龙江乡遭遇持续强降雨,引发山洪泥石流灾害。5月31日16时,35千伏独龙江站全站失压;6月1日,向独龙江乡供电的4回20千伏线路全部失电,全乡87个台区、2040户用户停电,涉及6个村委会、41个自然村。通信、道路中断,独龙江乡成为“孤岛”。

灾情就是命令!南方电网公司党组果断下达“重装重兵”驰援指令,要求党旗高高飘扬,全员以“我抢修、我自豪”的精神投入战斗。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南电网公司”)迅速成立抢险前后方指挥部,调集全省力量。南方电网公司及云南电网公司前方工作组星夜奔赴贡山,南方电网云南怒江供电局(以下简称“怒江供电局”)构建“前方抢险+后方指挥”双线作战体系。

6月1日,南方电网公司紧急召开应急会商会。摆在面前的挑战触目惊心:通往独龙江多处道路被泥石流彻底吞噬,大型机械与物资寸步难行;暴雨持续,塌方风险如悬顶之剑;4条主干供电线路共134千米伤痕累累,140处设备受损点散布于悬崖深谷;14个台区、232户群众无法供电,其中迪政当村7处险点如同天堑……

雷霆出击,五大战役点亮希望

面对断路绝境,“雷霆行动”创新破局。南方电网公司指令南网通航公司派出重载无人机。6月3日,首批无人机抵达。一架80千克级无人机成功将发电机吊运至800米外断路点,开辟“空中生命线”。短短数日,12架次重型无人机运送发电机、应急灯等物资超3吨,为“孤岛”村落铺设“天路”。

“光明行动”同步推进。云南电网公司怒江贡山供电局副总经理、独龙江供电所老所长和善聪带着党员突击队,背负发电机在泥浆中跋涉,蹚出通道,3天辗转65千米摸清灾情;独龙江供电所员工段登俊带队在暴雨中徒步32千米排查线路……在独龙江乡肖旺当小组,当发电机的轰鸣重新响彻村口,村民丙利军拉着突击队员的手哽咽:“洪水第二天电就来了,生活就有希望了!”

“安全行动”贯穿始终。云南电网公司从全省紧急抽调55名经验丰富的配网安监骨干,星夜兼程奔赴一线。“每个作业点必须配备‘明白人’!”这55名“安全卫士”如同钉子般嵌入各支抢修队伍,实现班组“同进同出”全覆盖,“安全第一”的红袖标成为峡谷中最醒目的守护色。

“后勤行动”强力支撑。6月3日,首批78台发电机发往灾区;6月4日,关键物资突破险阻运抵;前线指挥部协调122辆四驱应急车,设立“供电所食堂+移动餐车”保障300人热餐,300套睡袋、防潮垫为受灾群众搭起临时的“家”。一顶顶印有“党旗飘扬映初心”的帐篷在独龙江广场是撑起,成为风雨中最温暖的港湾。

“暖心行动”抚慰创伤。“不仅要送电,更要送温暖,架好连心桥。”南方电网公司党组要求对全乡2040户用户开展全覆盖走访。6月4日凌晨,独龙江供电所党员服务队独龙族队员马春香用乡音向肖起文一家讲解安全用电。截至6月5日,18个行动小组54人深入孔当、龙元、巴坡等村寨,为学生家倒塌的房屋排查线路隐患,为惊恐的独龙族老人送上应急照明灯。

党旗领航,峡谷回荡光明誓言

危难时刻,党旗始终在最高处飘扬。6月2日,怒江供电局党委在独龙江供电所成立党员突击队。6月4日,云南电网公司独龙江抢险前方指挥部临时党支部正式成立。

“党员突击队,跟我上!”的呐喊响彻峡谷。16支党员突击队、2支党员服务队、9个党员责任区如星火燎原,将党组织建在抢险链上。

“三进独龙江”的老党员李卫权带领党员服务队,在孔当村挨家挨户检查线路、宣讲用电安全知识。夜幕降临,他们的手电光仍在村间小道坚定地跳跃。刚从红河地震演练场转战而来的怒江供电局15名特勤队员,以“电力尖刀”的姿态架设指挥部、点亮第一盏指挥灯。在抢修最前线,怒江供电局党委书记姜虹云的声音在风雨中清晰而坚定:“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力量。”

当灯光重新照亮孔当村的农家乐、巴坡村的民宿、龙元村的种植养殖场,独龙江峡谷正重现生机。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