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时节,来云南吃菌子是刻在食客骨子里的期待。而南华县的菌子,早已携着山林的清露与松针的气息,从腐殖土中苏醒。
在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滨水商业街,崭新的商铺鳞次栉比,空气中弥漫着菌子的鲜香——这里不仅是野生菌交易的热闹场所,更是南华县水库移民的增收宝库。
“2024年我们结合野生菌产业优势,谋划购买这里4805平方米的商铺,争取到2000万元的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支持。”南华县搬迁安置办公室主任吕忠洋介绍,该项目通过“政府+企业+合作社+移民”模式,将商铺反租给南华县国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运营,每年按投入后期扶持资金不低于5%的比例收取租金,既让移民资产稳定增值,又为园区经济注入活力。
这一项目是南华县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的生动实践。2024年12月,南华县润移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成功竞拍到商铺,成交价2998.64万元,其中移民后期扶持资金2000万元已全额到位。资产产权归全县移民所有,租金收益按“20%公积金、10%管理费、40%帮扶基金、30%移民分红”的比例分配,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让移民的生活有了长远保障。
而商铺所在的云南南华国际野生菌交易中心,自2024年8月试运营以来便展现出强劲活力。“交易中心2024年8月试运营,位置就在高速路收费站入口右侧,交通特别方便。”市场管理方工作人员介绍。该交易中心总建筑面积1200多平方米,分一、二两层共114间商铺,目前出租率已达90%以上。据不完全统计,试运营以来中心年客流量达152.92万人次,累计成交额1.64亿元,野生菌成交重量约500万吨。
移民商铺依托这一旺市,既融入了当地特色产业生态,又为移民开辟了“不种地也能增收”的新路径,更助力了南华县“园区经济”的集聚发展。
以野生菌交易中心商铺项目为代表,南华县2025年搬迁安置与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多点突破,亮点纷呈。
小箐河水库移民安置工作画上圆满句号,22户106名移民在上河新村安家,人均分到0.9亩耕地,生活有了保障,村里的活动室、太阳能路灯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已然实现。
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则呈现“快推进、见实效”的特点。南华县龙川镇斗华村委会斗华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堪称“速度典范”——4月启动建设,5月20日便成功并网,仅用40余天就完成了488.32kWp装机容量的建设,村委会1400平方米闲置屋顶布置的光伏列阵,每年能为移民带来稳定收益。这一项目激活了闲置资源,也为绿色发展探明了道路。
毛板桥小组的蜕变同样令人瞩目。2023年启动的“美丽家园·移民新村”项目,投入1307.79万元打造建筑风貌改造、产业扶持等工程。2024年6月完工后,这个移民集中村从当初道路泥泞、环境脏乱的村庄变成了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的新家园。
在民生服务工作中,南华县搬迁安置办将办公室直接设在了移民家门口。上半年,该办深入移民村组走访40余次,为龙川镇上河新村配备了活动室桌椅,慰问了4户困难移民家庭,接待并妥善处理了2件信访事项,确保库区持续和谐稳定。
这份扎实的工作成效,也体现在了考核成绩上——在 2024 年度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大比拼中,该办在14家参与单位中排名第六,较 2023年提升5位,这是工作成效最直接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要推动野生菌交易中心商铺尽快完成确权,让租金稳稳落到移民手中。”吕忠洋表示:“南华县下半年还将推进斗华村光伏项目的收益分配工作,同时谋划‘十五五’后期扶持项目,让移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均由颜峰和实习记者李焦采写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