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州市新闻 >  昆明 > 

感受“花开四季”的浪漫 发出“六个春城”的邀约

——昆明市政协开展“委员讲述·打卡昆明”主题活动记

作者:记者 巩雅菲 特约通讯员 许绍忠 马静 起嘉妍 文·图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8月18日 15:18:39


“昆明蓝”“滇池清”“春城绿”“四季花”。在彩云之南的中部,春城昆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云贵高原之上,凭借着独特的自然风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近年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汇集生态绿色、民族团结、文化多彩、开放包容、文明进步,让游客体验到了新时代云南群众的幸福生活,也让边疆民族地区中国式现代化生动实践得到再次展示。

而昆明无疑是“这种生活”的生动注脚。今年7月,昆明市政协与市委宣传部联合开展“委员讲述·打卡昆明”主题活动,委员们化身“旅居云南”“好在昆明”的推荐官 、“大美昆明”的宣传员、“春城印象”的体验者,以他们多元的视角解码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讲述昆明发展的故事。

追溯时光印记

“我是昆明市政协委员岳立,在我心里,我更愿意称自己为‘昆明故事’的拾穗者。”

“当我穿梭在熟悉而又深邃的街巷,总会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指尖划过斑驳的墙面,仿佛能触碰到时光的纹理。宝善街的老建筑、景星街的瓦当,在我看来都藏着太多等待被倾听的故事。”带着对昆明深刻的记忆,岳立在老昆明的马蹄印与共享单车轨迹的重合中再次触摸城市的“心跳”。

推开春城记忆之门的还有昆明市政协委员刘长战。

“当中(国)老(挝)铁路列车穿越磨憨口岸,轨道延伸至南亚东南亚,昆明正成为世界的会客厅。”刘长战说,中(国)老(挝)铁路联动数十亿人口市场,开放是春城与生俱来的基因,当“跨省通办”升级为“跨国通办”,当“昆明标准”成为区域共识,春城之门也就向世界敞开了。

“这里没有旁观者,每一位创业者都是开放春城的合伙人,每一次创新都是新注解。”昆明市政协委员李天明聚焦“开放春城”与“实力春城”,介绍浩宏物流集团打造的数字化供应链服务体系,对昆明推动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的前景充满信心。

倾听着委员们的讲述,大家都在重新“定义”昆明新的时代价值。

期待“云品出滇”

昆明要跨越,乡村必振兴。这里不仅有宜居宜业的城市空间,广袤的农村也正成为数字变革的热土。

昆明市政协委员孙立刚讲述着“村播小院”,在他的讲述中,“村播小院”这一项目作为全市数字乡村蓬勃发展的缩影,已培养出近400位扎根乡村的本土主播,他们活跃在田间地头,通过网络直播销售高原特色农产品以及各类手工艺品,拓宽了销售渠道,成为“云品出滇”的生力军。

“村播小院”还是一个创业平台,通过互联网方式,激发了返乡创业者的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让大家找到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一个个生动的乡村故事,描绘出和谐美好的乡村“山居图”,成为昆明现代化发展的生动注脚。

“脚下有泥、眼里有光、心中有梦。在这里,大家互利共赢,民心相通。开放的春城,等您一起来,共享发展新机遇。”孙立刚热情邀约。

“云品出滇”是委员们触摸到的昆明特色产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这个夏天,野生菌市场充满了浓浓的市井烟火气。昆明作为野生菌的重要交易中心,每年的这个季节,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野生菌,这些野生菌不仅满足了本地人的味蕾,还远销海外。

在食用菌研究所,昆明市政协委员包理斯热情地介绍着云南人“舌尖上的狂欢”。“雨落菌生,万物生香,是大自然馈赠的味道。昆明的野生菌产业不仅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从采摘、收购到加工、销售,还为许多人提供了就业机会。”包理斯说。

“绣球花种子会在我的掌心发光,我用算法破解花卉密码。”昆明市政协委员杨玉勇让大家看到了花卉产业背后完整的产业链,读懂春城的浪漫与硬核。

“当阳光深情亲吻红土地,昆明这座城市正被咖啡香重新定义。”昆明市政协委员陈丽娜邀约游客与她共同探访藏在时光砖瓦里的“双城记”。“云南的咖啡代表中国。”陈丽娜说,昆明本就是一座浸润着咖啡香的容器,以最接地气的方式书写开放与交融的故事。

感受诗意春城

高原明珠,四季如诗。这里是平均气温22摄氏度的昆明,是徐霞客笔下的滇中第一佳境,是汪曾祺念念不忘的“第二故乡”。昆明的夏天,是李清照“薄汗轻衣透”的婉约,是王维“清泉石上流”的意境。昆明市政协委员张杜鹃讲述了昆明这一感受慢生活的栖息地。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也是昆明生态之美的核心体现。张杜鹃喜欢漫步在滇池绿道,亲身感受着昆明滇池治理与民生改善的丰硕成果。而当滇池晨光初照在水面,云南省政协委员金飞豹开始了他的晨练。

“我在昆明几十年,见证了滇池的水质从五类跃升至稳定四类,鱼鸟又重回家园,这份绿色的奇迹是来自昆明人的决心与担当。”金飞豹说,滇池是世世代代昆明人的记忆和牵挂。

滇池水畔,137千米的环湖绿道,串起43个湿地,20个村庄,把山水林田湖草沙变成了身边的生活日常。骑车、吹风、拍照,滇池无疑是这座城市的水上“客厅”。

委员们欣赏着滇池的生态美、发展美,用质朴的语言讲述着高原明珠是如何以奔跑的姿态写下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美答卷。

如今,滇池沿岸的美丽乡村已成为旅游网红打卡点,海晏村、牛恋村等经过改造,保留了古渔村的青瓦白墙,完善了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这些村庄不仅让游客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体验到浓郁的民俗文化。透过这些村庄,委员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看到了生态与旅游的融合,看到了曾经“沉默”的渔村焕发出新的生机。

触摸红色印记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个小小的院落里,诞生了信念与行动,是燎原星火在西南边陲最清晰的先声,驻足节孝巷,我仿佛能听到当年热烈的讨论。春城的温润之下,涌动着的是鲜红、炽热的革命血脉。我触摸到的是昆明在百年党史中滚烫的信仰与永不褪色的赤诚。”

“在这里,历史与未来相遇。昆明将以‘五个认同’为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滇池之水滋养万物,如茶马古道连接世界。因为我们深知:各美其美,方能美美与共;同心筑梦,始见大道同行!”

“有些声音,穿越89年依然嘹亮,未来的你准备如何书写‘新长征’?”

……

昆明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昆明市政协委员吕金平、杨晓、马佳通过讲述还原革命先驱的经历,触摸了昆明党史中的信仰力量。在重温烙印在青砖旧瓦中的红色记忆中,再次见证了昆明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永不褪色的“红色密码”。

近年来,昆明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庭院剧《联大往事》《钱南园》等在古老街巷的庭院剧场上演,本土文化从业者用独特的方式向世人传递着昆明的历史文化故事。

描绘“春城印象”

“委员讲述·打卡昆明”这一活动的开展,不仅是对昆明的宣传,还是政协履职的创新。委员们在“打卡”过程中收集了大量的一线素材,这些素材为后续的协商议政提供了实证支撑。例如,在调研产业发展时,委员们发现了一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融资难、人才短缺等,将成为他们后续关注和推动问题解决的素材。此外,委员们针对滇池治理提出了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在活动形式上,委员们以叙事的方式,通过场景化打卡、沉浸化表达、数字化传播、多维度推广,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昆明篇,宣传“六个春城”的城市魅力及建设成就,描绘萦绕心间的“春城印象”,让更多人了解昆明、爱上昆明。

从滇池的波光里读懂生态昆明的诗意,在春城的花海中触摸烟火昆明的热忱,于老街的青石板上听见古今昆明的和鸣。委员们从经济、生态、文化建设等方面深入挖掘,细致讲解,用自己的镜头和语言将昆明的壮丽山川、宜人气候、多元文化和产业发展转化为可感知的视听语言。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城市宣传活动,更是一次政协履职与城市传播的创新实践,让政协工作延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让“好在昆明”的城市魅力以更鲜活的方式触达大众。

委员打卡的脚步还在继续,昆明故事永远在续写新的精彩。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