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州市新闻 >  保山 > 

云端问策谋创新 汇智聚力谋发展

——保山市政协五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开展网络议政侧记

作者: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8月25日 10:39:38

作为云南省着力打造的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腾冲科学家论坛已连续举办三届,日益成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释放论坛潜能,8月5日,保山市政协召开五届十五次常委会议,围绕“发挥腾冲科学家论坛优势作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创新”主题深入协商议政。

为扩大协商参与面、提升议政实效,本次会议于6月1日起面向全体市政协委员开通网络议政通道,鼓励委员围绕会议主题,紧密结合发挥论坛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产业融合、完善保障体系等方面建言献策,通过深度互动协商、充分表达意见、广泛凝聚共识,将协商民主贯穿于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

“这是今年保山市政协开展的首场网络议政活动,持续了整整一个月。截至6月30日,共有60余位委员积极参与,累计提交建议200多条。”保山市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委员们突破时空限制,以“屏对屏”的方式实现从“纸间履职”到“云端问策”的转变,为腾冲科学家论坛提质增效和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贡献智慧,奏响了民主协商的“云端强音”。

作为一个国际性科技合作平台,如何将腾冲科学家论坛的“思想火花”转化为产业动能?罗英华委员建议构建“线上+线下”长效平台:线上,设立永久专栏,整合历届论坛精华内容、科学家名录库与项目成果库;线下,在腾冲设立“科学家之家”,提供“一站式”转化服务。何晓波委员补充提出,应建立市级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动态匹配技术供需,变“会期热”为“常年热”。殷铖君委员指出,论坛需破解“重研讨、轻转化”的痼疾,可通过“企业出题、院士破题”机制,推动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项目落地。

结合保山资源禀赋,委员们聚焦“小而精、特而新”的发展路径也提出诸多观点。赵燕委员建议强化平台资源对接,围绕生物医药、绿色能源等特色产业开展专题研讨,推动科研成果精准落地。蒋紫剑委员以林下中草药产业发展为例,呼吁加强技术赋能种植,联合专家推广“林药复合”模式,并建立种质资源库和溯源体系。

在科技赋能传统产业发展方面,林丽委员认为当前存在科技应用碎片化、体验同质化等问题,她建议打造“科技+旅游”标杆项目,如建设“腾冲元宇宙旅游先导区”,利用VR/AR技术开发生态数字博物馆。杨茂鱼委员提出“数字驱动转型”概念,依托“云边行”数据中台,赋能旅游个性化营销、农业智慧监测和制造业定制化生产。

健全体制机制被视为破题的关键。段红丽委员呼吁构建“金融+人才”双支撑体系,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推广“候鸟型专家”柔性引才模式。吴文君委员聚焦人才环境,建议健全政策体系,优化住房与教育保障,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肖宁委员建议建立金融支持成果转化工作机制,联动银行与保险机构,提供从项目筛选、融资对接到风险防控的全链条服务。

据介绍,此次网络议政是保山市政协深化“数字政协”建设的生动实践。自2019年设立信息网络中心以来,保山市政协已建成多样化信息平台,以往通过网络议政所形成的多项成果曾获保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高度重视和批示。作为今年开展的首场网络议政活动,委员们的真知灼见正通过规范流程转化为切实的履职成果,为推动腾冲科学家论坛的高质量发展、为保山培育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政协智慧”。

从火山温泉边的思想碰撞,到“云端”平台上的集思广益,保山市政协以网络议政为纽带,清晰勾勒出科技与产业的融合路径。正如委员们所言:“要让腾冲科学家论坛不仅是‘头脑风暴’的舞台,更要成为创新成果落地生根的沃土。”这场打破时空限制、实现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的“云端”协商,既为腾冲科学家论坛注入了丰富的实践智慧,也成为保山探索边疆地区科技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文图由本报记者张音笛,通讯员皇学秀、李奉波、岳云龙、邱德衡、李彬瑜采写拍摄。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