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凤庆县自1998年开始示范种植临沧坚果以来,全县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稳步推进坚果产业发展。目前,凤庆县种植坚果17746.67公顷,其中挂果投产8600公顷,全县从事坚果生产加工的企业、专业合作社有46个,均加入临沧坚果产业发展联合会,壳果年加工产能2.28万吨。2024年,凤庆县坚果青皮果总加工量2.23万吨,干果总量达0.76万吨,实现总产值2.28亿元,产业发展成效初显。
助推产业振兴,政协怎么干?这是凤庆县政协始终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今年,县政协常委会瞄准助农增收目标,把凤庆县临沧坚果产业发展作为调研课题,组织调研组深入部分乡(镇)、企业、坚果加工点及坚果示范种植基地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县政协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凤庆县临沧坚果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形成建言资政专报报送县委、县政府作决策参考。
针对凤庆县临沧坚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要素保障不到位、基地管理不规范、产业链联结不紧密、产业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调研组提出以下意见建议——
应强化政策引领与要素保障,筑牢产业发展根基。结合县域资源禀赋,统筹制定凤庆县临沧坚果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划定坚果产业适宜种植区,明确耕地与林地用途边界,并将坚果产业提质增效、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纳入县级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确保规划落地。
应突破技术瓶颈,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实施单产提升工程,以坚果示范基地为核心,推广“落头开心”修剪等6项关键技术,提高挂果率、增加单产量。开展品种优化行动,强化坚果品种研究,加强种苗管理,培育推广优质品种,淘汰低产、混杂品种,扩大提质增效覆盖面。发挥园区优势,强化招商引资,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突出科技赋能,研发高端坚果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
应强化基地精细化管理,推行标准化种植管理。落实临沧坚果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严格种植、修剪、施肥技术标准,规范中耕翻土、精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流程。
应创新联结机制,促进农民增收。完善“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分配机制,通过订单农业、土地入股、保底收购、二次分红等方式,确保农户享受产业链增值收益。
应发展林下经济,促进乡村振兴。鼓励农户在坚果林下套种旱稻、中药材等作物,推广“坚果+”立体模式,实现“一亩地、多份收”,真正将“小坚果”打造成“金果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