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人民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为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人民政协要积极探索协商民主基层实践新路径,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边疆民族地区发展新局面贡献智慧和力量。
打造“一个窗口”,让协商民主看得见、摸得着。要着力打造一个充分彰显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独特优势和治理效能、生动展示全过程人民民主在边疆民族地区创新实践的重要窗口,用心用情讲好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实践故事。
搭建“五个平台”,让协商民主可感可触可及。搭建思想政治引领平台,引导广大政协委员和各族各界人士不断夯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完善凝心协商平台,以高水平协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边疆基层社会治理;拓展联系界别群众平台,畅通群众有序政治参与、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完善民主监督平台,打造群众提问、委员建言、部门答复、专家评议的面对面、恳谈式、多方参与的协商监督新品牌;搭建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平台,有形有感有效助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和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样板。
建强“一个阵地”,为协商民主注入理论活力。与地方高校合作建立全过程人民民主政协研习实践阵地,加强对发挥政协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优势作用的理论实践研究和宣传阐释,积极培育“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协商民主文化。
健全“六项机制”,让协商民主更有效。健全协商议题形成机制,把确定协商议题作为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础工作,面向各党派团体、政协委员和界别群众广泛征集选题,充分反映各族各界意愿诉求,围绕党委政府年度重点工作,与党委政府会商确定年度重点协商计划、民主监督计划、重点调研课题计划,确保协商活动紧扣党政中心大局开展;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机制,把深入协商议政作为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着力重点,完善以全体会议为龙头、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和专题协商会议为重点、提案办理协商和院坝协商等为常态的协商议政格局,扩大委员参与面、群众覆盖面,在协商中出办法、出共识、出感情、出团结;健全协商式监督机制,把加强民主监督作为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举措,完善民主监督的内容、形式、程序,围绕党委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和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情况,灵活运用会议监督、视察监督、提案监督、调研监督、专项监督等形式,不断提升民主监督实效;健全委员联系群众机制,把联系服务界别群众作为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有效方式,规范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发挥委员桥梁纽带作用,在联系界别群众中凝聚思想共识、在服务界别群众中助力民生改善,协助党委政府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健全广泛凝聚共识机制,把凝聚共识作为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内容,坚持委员读书学习与协商履职深度融合,落实“双联系”制度,更好地把党委的安排部署落实下去,把各方面的智慧力量汇聚起来;健全协商成果转化机制,把成果转化应用作为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环节,做好协商民主“后半篇文章”。
(作者系红河州政协研究室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