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准运用纪检监察建议书(以下简称“建议书”)是做好监督执纪“后半篇文章”的重要一环。今年以来,玉溪市红塔区纪委监委聚焦纪检监察建议落地见效,构建起“把脉+开方+跟单+评估+销号”闭环管理机制,着力破解建议书一发了之、纸面整改问题,进一步提升“发出一份建议、解决一类问题、完善一批制度、优化一域治理”的综合效能。
“我们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完善制度作为制发建议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指出表面性和一般性问题,还点出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推动系统共性问题联动整改。”红塔区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介绍。
以问题为导向,红塔区纪委监委依托巡察监督和派驻监督力量优势,深入了解掌握、研究有关单位的行业特点、人员情况以及案发规律,从日常监管、权力运行、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精准“把脉”部门政治生态,对其存在的问题和风险隐患做到心中有数,为精准制发建议书提供参考。
为确保建议书把准“病灶”、开好“药方”,红塔区纪委监委坚持审慎规范制发建议书,严把建议书制发关。一方面,对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中发现的问题抽丝剥茧,注重从人、事、制度等多个角度深入查找分析问题根源,全面梳理问题清单,详细列出整改要点,建立台账动态“跟单”。另一方面,建立纪检监察建议联合会商机制,由承办室提出整改建议,审理室、党风政风监督室、信访室等部门联合会商,对建议书内容、行文格式、制发程序、执行标准等方面进行审核把关,确保程序正确、适用精准。
建议书发出后,红塔区纪委监委按照“谁承办、谁建议、谁督办”的原则,结合“五要五防止”的具体要求,通过调研督导、电话提醒、实地检查、回访督查等方式,对建议书执行情况和系统治理效果进行跟踪催办督办,逐一对账销号。同时,围绕组织领导、整改落实、工作成效、系统治理等四项指标,对整改情况进行“四级”量化评估,对完成整改、评估结果为优秀或合格的单位转为常态监督,定期开展回访督查;对整改效果不明显、成效评价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单位,坚决退回重新整改,形成建议书运用的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