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政协新闻 > 

昆明市五华区政协提案推动“观赏经济”发展——

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作者:本报记者 张居正 何健美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9月25日 09:11:49

千亩梨园花开如雪,麦浪稻田阵阵飘香。从“打开院门”到“打开心门”,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的村民们终于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

西翥街道距离昆明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是一处被誉为“城市后花园”的生态宝地。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西翥街道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和农业资源,积极探索“观赏经济”发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文旅融合、农旅互促的创新发展之路。

“这几年,我觉得五华区‘观赏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西翥街道东村社区村民张国启站在自家的农家乐前,笑容满面地说,“来的人多了,我们村民开农家乐、民宿生意也好了,收入自然就增加了。”

这一变化,源于一件提案的办理落实。2024年,农工党五华区基层委员会在调研中发现,西翥街道“观赏经济”发展存在资源整合不足、文化挖掘不深等问题,随即提交了题为《关于加快推进西翥地区“观赏经济”发展的建议》的提案。

五华区政协提案委员会负责人表示,西翥街道背靠市中心,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发展“观赏经济”的条件得天独厚。提案对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建议,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因此被列为今年区政协重点提案之一。

作为提案主办单位,西翥街道迅速行动起来。“我们以推进‘观赏经济’发展为抓手,坚持‘一产稳、二产精、三产活’原则,巧用交通、生态、历史、文化、红色‘五大优势’。”西翥街道党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五华区文化和旅游局则从业态培育与支撑保障两方面着力推动。“我们重点打造了陡普鲁‘梨花经济’、母格老村度假酒店与非遗传习集群等项目。”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举办‘都市近郊假日文化节’‘赏花节’等活动,有效提升了区域文化吸引力。”

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西翥街道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如今,陡普鲁千亩梨园、麦和稻田已成为西翥街道颇具知名度的“观赏经济”IP。西翥街道大村社区更是获评“云南省金牌旅游村”“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

对于当地群众而言,“观赏经济”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环境好了,来西翥租地种花的老板就多了,村民不仅有租金收入,还可以在村里打工挣钱。”张国启说,“希望今后继续发展‘观赏经济’,让西翥越来越美,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西翥街道党工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西翥街道将按照“以观赏为媒、串景成链”的思路,系统推进“观赏经济”全域体系建设,让美丽乡村产生“美丽经济”。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