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政协新闻 > 

建设“好在文山” 擦亮旅居品牌

——文山州政协通过调研协商助推康养旅居产业发展

作者:本报记者 魏溦 通讯员 华才文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09月30日 10:35:12

身着绚丽的壮族服饰在普者黑的万亩荷塘旁拍照打卡,体验完省级非遗项目“彝族葫芦笙舞”后品尝特色三七汽锅鸡,晚上入住半山温泉民宿……“这一趟文山之旅,既养眼又养生,还饱了口福。”近日,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女士意犹未尽地说道。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坚持把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重要抓手。2024年,全州旅游数据亮眼:接待游客5004.54万人次,旅游花费541.48亿元,旅居人数突破11万人;2025年一季度,旅居人数同比激增53%。数据背后,离不开文山州各级政协组织的深度履职。

今年上半年,文山州政协再度启程,围绕“旅居环境、医养结合、旅游业态”主题组织39名委员分三个组深入6个县(市)21个点位实地调研,并召开常委会会议进行专题议政协商,117条建议凝结成报告,为州委、州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方水土邀客来

香坪山村内,山间林木盈盈如盖,漫山翠绿沁人心脾,文山州政协调研组成员拾级而上,用沾满泥土的调研笔记,勾勒出一条从“边陲秘境”迈向“康旅港湾”的蜕变轨迹。

望着满目苍翠,州政协一级巡视员李顺福感慨道:“文山州不仅是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的战略支点,还有着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优势,1400米的黄金海拔,就是大自然给文山的康养密码。”

调研组发现,随着乡村旅居逐渐成为新的消费热点,文山州以美丽乡村、现代化边境幸福村打造等为抓手,让多个村庄焕发新颜,但基础设施薄弱、服务体系滞后等问题仍然存在。州政协委员汪玲表示:“要让每个村庄都成为‘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旅居目的地。”州政协委员吴长军认为:“当务之急是加大对旅游设施建设的经费投入,出台更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具有融合的天然优势。”州政协委员王云建议,“应构建‘旅游+N’模式,把三七文化、非遗技艺等元素植入项目。”

文山州数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如繁星点缀在秀美的山水间,游客白天体验壮乡苗寨的稻作文化,夜晚在半山民宿研习中医养生,旅居从“住一晚”变成“留一段”在文山正逐步变为现实。

一缕药香留客心

砚山县志同中药材基地里,白芷、黄金等40多公顷中药材枝叶随风摇曳。州政协副主席侯桂芬带领调研组成员弯腰仔细观察着中草药长势。侯桂芬表示:“文山坐拥全国最大三七交易市场,106种国家珍稀药材在此生长,这是得天独厚的医养底气。”

在郑保古医御术传承馆,委员们体验“郑氏黄帝九针”——这套源自明清宫廷的医术,通过9代人守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正焕发新生。州政协常委、文山郑保骨伤科医院院长郑玉华拿着被精心保存的古医书说:“这些医书是祖宗的魂,丢不得。”

之后,州政协召开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围绕“大力发展康养旅居、打造旅居云南文山样板”协商议政。调研组在会上提交了《文山州中医药产业和康养旅居发展双向奔赴 让“好在文山”更有“医”靠》的专题调研报告。报告提出,当前文山康养旅居产业存在康养资源底数不清、中医特色不凸显等问题。

对此,州政协委员张铁建议:“应打造‘中医诊疗+温泉疗养+民宿体验’综合体,让游客白天采药、晚上针灸。”

州政协委员陆永新表示:“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群众健康保养意识增强,中医药唯有从幼儿保健到老年康养全年龄段覆盖才能做大产业。”

中医药康养正逐渐成为未来旅居产业的新风向、新业态。如今,砚山县中医医院已试点“医养结合”模式,壮族草药偏方也走进旅居套餐,青山绿水间,文山正书写出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一批村落引客驻

广南县坝美村,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照进现实。“近年来,文山州通过深挖资源、全域布局、重点突破等举措,构建起以文化为魂、生态康养为体的特色旅居产业。”州政协副主席刘廷贵介绍道,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旅居八大业态,文山州按照“轻介入、微改造、精提升”的原则,梳理摸排出一批具备发展条件的旅居村进行提升打造,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力争打造出一批示范引领强的特色旅居村。

“当前,旅居产业面临旅居业态、产品、配套设施同质化等问题。”州政协委员杨昌桔建议,应聚焦三七中药材“千亿元级产业集群”目标,整合中医特色产品,建立具有文山三七特色的地标性中医药博物园。

州政协委员杜坚补充道:“文体旅融合发展等‘旅居+’新业态正在萌芽,应找准各村优势,开发特色旅居产品,构建可观、可玩、可食、可学、可购、可养的‘留客’全产业链。”

组织政协委员下沉一线充分调研论证,协商提出符合实情、反映民意、有助决策的意见和建议,只是文山州政协助力康养旅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此外,州政协还通过视察、民主监督、提交提案、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履职实践,全力助推“三七之乡·康养文山”旅居品牌发展。

如今的文山,正以“世界的世外桃源”和“中国三七之都”为双引擎,推进全域开发、四季旅游,培育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医养旅居、度假旅居、文艺旅居、边境旅居、体育旅居、养老旅居八大业态,已建成的64个A级以上旅游景区、21个旅居业态村带动“好在文山”从“一域”向“全域”拓展,在这片北回归线穿过的土地上,一幅“养眼、养生、养心”的旅居画卷正徐徐展开。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