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脱贫攻坚战中,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如今,凭借着独特的地理环境、立体的气候和丰富的自然资源,禄劝县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之路,朝着乡村振兴的目标奋力迈进。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近年来,禄劝县政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担当作为,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围绕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这一目标,发挥院坝协商“接地气、聚民心、解民忧”的独特优势,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政协担当,汇聚起助推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协商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盛夏时节,走进禄劝县乌东德镇,漫山遍野的青花椒树郁郁葱葱,饱满的椒粒挂满枝头,微风拂过,浓郁的麻香扑鼻而来。乌东德镇青花椒自1998年在该镇发现母本原树后进行扩繁,历时20多年发展,青花椒产业现已成为乌东德镇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
由于地处金沙江干热河谷且海拔高差2500米,乌东德镇青花椒颗粒硕大、油质充足、香气浓郁。近年来,乌东德镇建成了新村青花椒集散中心,成功认证了青花椒绿色食品标志,并入选云南省“一村一品”专业镇目录。
这得益于禄劝县政协组织召开的一次院坝协商议事会议。县政协组织委员调研时发现,乌东德镇青花椒产业虽然发展迅速,达到一定规模,但仍存在分散种植户重建轻管、采摘成本高、烘干技术有缺陷、龙头企业带动力弱、产品附加值不高、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等问题。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筑牢发展根基,县政协在乌东德镇中村村召开了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与会人员围绕青花椒产业如何更好发展畅所欲言、出谋划策,最终达成“巩固现有规模,提升基地产出能力,提振椒农发展信心;加大研发扶持力度,打破产业关键技术壁垒,拓展产业创收空间;帮助龙头企业解困,降低企业运营压力,提升示范引领能力;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保障花椒稳产高产”等四项共识。
为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县政协有关负责人提出,乌东德镇要用好资源优势,提升品质、擦亮品牌,做大做强青花椒产业;村“两委”要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服务企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农户要树立科学种植意识,当“懂技术、会赚钱”的新时代椒农。
“以前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现在回乡种花椒,年收入有20多万元。”种椒大户尹朝文高兴地说。
在乌东德镇,像尹朝文这样的椒农还有很多。从荒山到“金山”,乌东德镇的青花椒产业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篇章,未来,这片金沙江畔的“绿色银行”将继续助力乡村振兴,让群众的腰包更鼓、日子更甜。
协商破解产业发展难题
禄劝县马鹿塘乡平均海拔2700米至2900米,属高山立体气候,年平均气温10.4℃,海拔高,昼夜温差大,气候冷凉,远离工业污染,能促进中药材有效成分积累,适合耐寒中药材生长,药材以当归、木香、附子、草乌、天麻、续断、秦艽、滇重楼为主。近年来,马鹿塘乡积极推广“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种植模式,鼓励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开展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升了中药材的品质,增加了中药材的产量,为全乡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强大助力。
“因中药材种植收益远大于传统种植业收益,农户种植意愿高,经过几年的探索种植,当地群众已具备和积累了一定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和经验。但从中药材产业发展整体情况看,还存在散户种植技术有待提高、中药材市场信息不对称、产业链条不完善、企业用工难、药材种植季节性缺水等问题。”
为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禄劝县政协围绕“助推中药材产业发展”主题召开了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会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群众和企业提出的中药材品种筛选、育种育苗、病虫害防治、就近务工、创业贷款等问题一一解疑释惑。经与会各方充分协商讨论,会议达成了“加强农业技术培训与推广、强化市场信息服务、完善产业链条、服务好企业、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等五项共识,为马鹿塘乡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云南正扬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1500亩高海拔林下天麻示范种植基地落户马鹿塘乡,不仅为当地群众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更是开辟了一条符合山区实际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助力中药材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协商凝聚产业发展合力
禄劝县皎平渡镇高海拔、高光照、高温差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高原蔬菜独有的品质和清甜口感,借助资源优势,皎平渡镇与云南芸岭鲜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通过东西部协作资金、南光(集团)有限公司帮扶资金与企业投资联动,实施“芸岭鲜生”皎平渡镇有机蔬菜种植项目,主要种植意大利生菜、西芹、菠菜、香菜等品种,产品以“绿色、有机、生态”的标签赢得了市场的认可,基地有机蔬菜年产量达到2500吨左右,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但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如何扩大种植规模、提升品牌影响力、增加群众收入等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县政协关注到皎平渡镇有机蔬菜产业的发展潜力与面临的困境,联合皎平渡镇委员工作室和相关部门开展走访调研,详细了解企业有机蔬菜生产流程、质量控制以及市场销售等情况。
在找准问题并明确发展方向后,县政协组织召开了一场院坝协商议事会议。会上,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人、政协委员、村组干部和群众代表、企业代表等各抒己见,达成了“推行多元有机蔬菜种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提升蔬菜品质、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有效利用本地有机肥,带动群众持续增收”等多项共识。
在推动有机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县政协协调县级相关部门加大对产业的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和技术指导;引导企业加强与农户合作,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供应和利用本土优质有机肥,实现节本增效;鼓励社会组织参与产业发展,提供市场信息、技术培训等服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皎平渡镇的有机蔬菜产业蓬勃发展,产品销售覆盖全国150多个大中型城市,成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拳头”产业。企业三期项目全部建成后,每年将为周边群众带来150余万元的土地流转金和140余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带动群众人均年增收4万元至5万元,实现农户增收、企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走出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开出农村产业发展“致富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