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理论 > 

创新服务 发挥农村图书馆作用之我见

作者:翁晓华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10月23日 15:40:57

在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图书馆作为农村文化建设和知识传播的重要阵地,其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然而,传统的农村图书馆服务模式已难以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农村图书馆的作用,开启创新服务新纪元,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前,尽管我国农村地区图书馆的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在质量与服务水平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首要问题在于资源与设施的不足及管理上的欠缺,众多农村图书馆书籍老化,更新周期长,难以契合农民群众对新鲜知识与技术的迫切需求。其次,服务模式显得较为僵化,缺乏创新与活力,大部分图书馆仍局限于传统的借阅功能,未能构建起与农民有效互动、沟通的平台与机制。再者,农村图书馆的许多管理人员在专业素养与服务理念上有所欠缺,难以提供高水平的服务体验。

创新服务是提升农村图书馆竞争力的关键。只有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农民群众走进图书馆,享受阅读的乐趣。创新服务是满足农民群众多元化需求的必然选择。农村图书馆必须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创新服务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举措。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村图书馆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阵地,其创新服务对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充分发挥农村图书馆的作用,开启创新服务新纪元,需要在资源建设、服务创新、队伍建设、数字化建设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实践。首先,丰富馆藏资源。除了传统的纸质图书外,还应引入电子图书、有声读物、视频资料等多种形式的资源,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应积极与出版社、文化机构等合作,引进适合农村读者的优秀出版物,特别是农业技术、健康养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书籍。此外,鼓励社会各界向农村图书馆捐赠图书,增加馆藏量。其次,创新服务模式。开展流动图书馆服务,定期将图书送到偏远农村地区,方便农民群众借阅。设立农家书屋、阅读角等小型阅读场所,为农民群众提供便捷的阅读环境。举办读书会、讲座、展览等活动,搭建农民群众交流学习的平台。再次,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农村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通过政策扶持、待遇提升等方式,鼓励更多人才投身农村图书馆事业。建立志愿者队伍,吸引大学生、退休教师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图书馆服务。最后,推动数字化建设。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升农村图书馆的信息化水平。建立农村图书馆网站和移动应用,提供在线借阅、查询、预约等服务。开展数字化阅读推广活动,引导农民群众养成数字化阅读习惯。此外,还要促进产业融合。建立农村图书馆与农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机构的合作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

在开启农村图书馆创新服务新纪元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挑战。

首先是资金短缺问题。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加大对农村图书馆建设的投入力度;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图书馆建设和服务,通过捐赠、合作等方式筹集资金;开展有偿服务,如图书租赁、培训收费等,增加农村图书馆的收入来源。其次是资源匮乏问题。要加强与出版社、图书馆等机构的合作,拓宽资源获取渠道;鼓励农民群众捐赠图书,丰富馆藏资源;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农村图书馆数字资源库,实现资源共享;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图书馆事业。再次是服务创新难题。要加强与农民群众的沟通与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为创新服务提供依据。最后是技术瓶颈问题。要加强农村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技术支持,提高信息化水平;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农村图书馆服务效能;组织技术培训交流,提升管理员数字化能力。

针对当前农村图书馆面临的挑战,需采取多元策略:增加馆藏资源,革新服务方式,强化专业人才培育,加速数字化步伐,并促进其与文化产业融合共生。在此过程中,政府的积极引导与社会的广泛参与至关重要,它们将为农村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提供坚实支撑。通过持续的创新与实践,农村图书馆将焕发新生,成为乡村发展的强大推手。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