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人文云南 > 
写给大地的情书2023-06-17
在一条老街上迷失春天路过远处的水面贴着岸边飞过的鸟把暮色领来檐口嵌着金边的山影笼罩着慢慢暗下来的城市有人在临近的地方演奏小提琴此刻街灯还没有亮起来,正如凌晨接近尾声,晨光还没有到来在城里,我疲倦了,坐 ...
古诗里的夏至2023-06-17
其实,夏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古时重要的传统节日,当时亦称“夏节”“夏至节”。”诗人告诫我们:夏至这日,阳气盛极,阴气始生,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这虽然是一首怀人之作 ...
远方之思2023-06-17
眼前耄耋皆贤哲,存史兴滇籍有光。
“阿细跳月”: 舞出时代同心圆2023-06-17
2015年,“阿细跳月节”和哈尼族同胞的“苦扎扎节”,被红河州人民政府列为法定节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阿细先基”等民族艺术,在这片热土上发源和传承,成为红河州民族文化多彩华章的重要组成部 ...
兔年何处觅“兔”景2023-06-10
在景区莲花台下方,此处有一巨石,高10余米,状若玉兔,呼之欲出,令人叹为观止。但见一巨石形若一只玉兔,耳朵竖立,似跑非跑。每逢明月冉冉升起,银光洒在奇石之上,“月兔拜月”景观即呈现眼前。
彩云之南话美酒2023-06-10
昆明酿制玫瑰酒历史最为悠久,清代道光年间编纂的《昆明县志》已有“玫瑰酿酒”的记载。窨酒酿酒技艺被列入云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酿造配方被列为省级保密配方。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怒江和澜沧江这三条 ...
密林深处猿长啸2023-06-10
为了解西黑冠长臂猿,我曾随哀牢山保护局的杨显明局长、小周等人深入原始丛林,去探寻被哀牢山人称为灵物的西黑冠长臂猿。这次密林行动,我用自己的尼康D700全幅相机,把西黑冠长臂猿的生活场景全拍了下来。我们 ...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在曼妙的旋律中品读军旅作曲家杨非的人生2023-06-03
而哺育傣族人民的澜沧江和瑞丽江,对两岸的傣族文明,同样产生了巨大影响。杨非的《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创作激情的迸发,其灵感源泉就是那“弯弯的江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三个月的 ...
爨碑凿刻的 千古传奇2023-05-27
是的,正是那些历史的必然加上有些传奇色彩的偶然,让曲靖二爨碑刻,成为那段历史的标志,成为引人探寻挖掘历史宝藏的标示。前五名中,曲靖竟然占了三名,这是曲靖的骄傲、云南的骄傲,更是中国碑刻史上的传奇。碑刻 ...
毕 摩2023-05-20
比如流传甚广的口传彝族史诗《梅葛》,姚安、大姚、永仁各有版本,都是吟唱造天、造地、造人、造万物等,但在具体内容的表述上,各有不同,也各有侧重,甚至大相径庭。仅以楚雄州两大彝族史诗流传地为例,《梅葛》中 ...
姚安一曲坝子腔2023-05-20
坝子腔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糅合坝子农耕的其他文化元素,又与坝子里牛歌和秧歌进行了融合,逐渐形成了今天舞台上表演质朴、曲词通俗的姚安坝子腔。今天的坝子腔融合了牛歌的高亢、悠扬以及小曲、秧歌的婉转、清亮 ...
牟定腐乳:味蕾上的乡愁2023-05-20
云南腐乳看牟定,牟定腐乳看羊泉。三五成群,用单车拉着一筐筐鲜豆腐、霉豆腐,走村串寨叫卖:“卖豆腐——卖豆腐,天台石羊井水做的豆腐。由于豆腐出自天台,用石羊井水做成,大家就习以为常叫“天台豆腐”“天台霉 ...
揭开历史的面纱2023-05-13
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国家就对晋宁区上蒜镇的石寨山古墓群与河泊所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在5000件以上。有文物为证,从20世纪50年代初、中期,国家在对晋宁石寨山古墓群的考古发掘中 ...
马克·吕布与吴家林:跨越国界的浓情牵手2023-05-06
1996年3月,温暖的春风为吴家林捎来春天的消息,吴家林同时收到来自美国休斯敦国际摄影节主席鲍德温和来自法国的著名纪实摄影大师马克·吕布的邀请。在法国巴黎,收到吴家林从遥远的东方寄来的摄影集《云南山里 ...
傣家美味牛皮2023-03-02
玉珊点点头,然后把盐酸木果放在火上烘烤。烘烤好盐酸木果后,玉珊又取来江城特有的细米辣,用长竹签串在一起也放在木炭边慢慢烤,等其干脆与盐酸木果一同放入碓窝捣碎。傣族有一道非常特别的菜,虽然他们有做此菜的 ...
邂逅花鼓舞2023-03-02
新平彝族花鼓姑娘任永坤摄在峨山彝族自治县,彝族花鼓舞是该县的文化名片。峨山彝族花腰鼓舞与新平磨皮彝族花腰鼓舞有无必然联系。磨皮彝族跳的花鼓舞,相传是从彝族先祖阿谱笃慕敲木桶踩尖刀的动作中来的。
舞乐交织的传奇情缘2023-02-24
后来刀美兰在回忆录里写道:“那个一身戎装,走起路来皮鞋铮铮作声的青年军人总是让我着迷。王施晔则深情回忆起1982年刀美兰独舞晚会筹划的那段时间,由于心里紧张,导致一个月内分泌紊乱,到演出获得成功之后, ...
黄懿陆: 在时光的渡口2023-02-17
他说:“自从研究抚仙湖水下遗址发现的文字、符号以来,我一直致力于解读考古文化遗存中文字、符号的内涵,把这个学术界基本不关心的水下遗址与世界几大文明遗址的研究联系起来,而且在拓展研究中,又发现世界史前文 ...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