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文旅深度融合激活云南沿边地区“石榴籽”效应2025-05-12
- 以空间重构串联“石榴瓣”,打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立体网络。在数字空间层面,进行创造性转化,利用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打造线上文旅体验平台,拓展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空间维度。在物理空间层面,开展“连 ...
- AI时代,如何定义劳动价值?2025-05-12
- 这些转变印证着劳动价值的本质迁移——当机器取代标准化生产,人类被生存压力禁锢的创造潜能得以释放。但当我们穿越历史迷雾便会发现,从蒸汽机到人工智能,人类始终在与自己创造的科技进行着一场永恒的对话——这场 ...
- 药品“身份证”重塑医保基金监管生态系统2025-05-12
- 近年来,对医保基金的监管工作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这种以数据为纽带、以技术为支撑的治理体系,不仅守护着人民群众的救命钱,更为全球医保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对于参保群众而言,扫码溯源功能在保障用药安全 ...
- 彩云评谈|泼水节如何“泼”出文旅经济发展密码2025-04-22
- 这或许正是泼水节给予文旅经济的一种启示:唯有深挖文化富矿,构建开放协同的产业生态,才能让传统IP在新时代持续迸发生命力。泼水节的“祝福之水”从傣族村寨泼向城市广场,从澜沧江畔洒向网络云端,在传统与现代 ...
- 以爱国主义为魂 固课程思政之基2025-04-17
- 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挖掘素材。以爱国主义为灯塔,照亮学生成长的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加快形成昆明楼宇新质生产力2025-04-17
- 着力打造“上下楼即上下游”的产业聚集生态。楼宇(总部)经济作为一种高效、集约的经济形态,已成为昆明市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提升城市经济效益、促进城市就业、提升城市形象和推 ...
- 加强就地保护监管 构建良好生态系统2025-04-17
- 统筹气候变化协同治理统筹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气候变化协同治理,有助于提升生态系统气候韧性和碳汇能力,建立生物多样性适应气候变化、生态系统稳碳增汇、气候行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同增效的支撑体系。实施生态系统恢 ...
- 以高质量“三资”管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2025-04-03
- 当前,在深化“三资”管理、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方面,仍存在“三资”底数不清、利用率不高、资产收益率较低、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优秀乡村经营人才缺乏、基层党组织缺少有效监督措施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壮大 ...
- 促进云南农民持续增收路径探索2025-03-31
- 充分发挥全省65%森林覆盖率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生态养殖等特色产业,促进森林资源与农业产业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林业资源价值链。通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深化农文旅融合发展、推进数商兴农等创新措 ...
- 加强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监管2025-03-31
- 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在此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生态保护“三部曲”的内在逻辑关系。运用技术手段实时监测生态变化,定期评估保护成效并动态调整保护策略。
- 乡村产业振兴的难点及建议2025-03-31
- 特色产业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特色不特,专家不专”现象突出,导致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弱。进一步完善订单带动、利润返还、股份合作等农民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充分考虑乡村 ...
- 以云南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基层廉洁根基2025-03-31
- 因此,云南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不仅是推动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提升社会道德水平、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宝贵资源。此外,云南优秀传统文化对提升社会道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
- 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人才支撑2025-03-31
- 拓宽渠道引人才。目前,云南省乡村人才振兴受限于地理条件、财政能力、人才结构性短缺等因素,整体面临政策落实不到位、人才认定不准、人才结构不优、管理培训不到位、留不住人才等现状。突出优势用人才。
- 人民政协在边疆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角色优势与贡献2025-03-18
- 这不仅为边疆治理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还提供了广泛的群众支持,确保了治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政治协商作为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和显著政治优势,为边疆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坚实的民主基础。这些建议往往具 ...
- “三位一体”推动云南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2025-03-18
- “三位一体”协同发力,通过构建产业与教育融合的技能供给体系、打造产业链式发展的就业承载空间和建设数字化赋能的服务保障体系,可以有效突破就业瓶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云南省的经济繁荣和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