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云南政协新闻网 >  专题新闻 > 

江畔新居书写“共富日记”

——走进水富市邵女坪移民安置社区的人间烟火

作者:实习记者 陈雪梅 通讯员 吕正赟 来源:云南政协报 时间:2025年10月16日 15:54:52

清晨,微风掠过金沙江,让湿热的水汽笼罩着水富市的每一个角落,形成一层淡淡的薄雾。站在观景台远眺,向家坝水电站的灰白色坝体横卧峡谷,红色起重机如巨笔矗立,见证着下游移民社区的变迁。

从“安置点”到“风景区”的蝶变

水富市邵女坪社区的故事,要从2012年说起。

那年春天,水富市向家坝镇新寿村的1487位移民带着锅碗瓢盆,从库区搬进这个为向家坝水电站建设而生的移民安置点。

“耕地少、产业弱、收入低、发展难。”说起刚搬来的情况,水富市云富街道邵女坪社区党支部书记彭道全记得很清楚,那时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年纪大的留在家里,虽然住上了新房,但大家日子却过得十分艰难。

转机出现在2021年。邵女坪社区背靠1.6万平方米的天然沙滩,面朝高峡平湖的碧波,距离宜宾高铁站40分钟车程,坐拥成渝双城2小时经济圈的客流通道……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到金沙江畔,邵女坪社区的“先天优势”被重新审视。

“我们有山有水有阳光,凭啥子不能变成景区?”2021年12月,水富市成立新寿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指挥部暨邵女坪3A级景区旅游基础设施改造指挥部,整合各项资金,一场“把移民楼变成民宿、把空地变成景点”的改造正式开始。

在现场,记者看到曾经的农贸市场变身游客中心,玻璃幕墙映着蓝天,废弃的幼儿园成了温泉中心池,孩子们套着游泳圈在水里扑腾。最显眼的是那排沿湖的民宿,原本灰扑扑的外墙刷成了浅黄色,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愈发温馨。

从“等靠要”到“一起干”的共富图景

“大姐,四川来的客人订了间今晚的亲子房,麻烦您收拾一下。”上午十时,在邵女坪社区青云小院的接待台前,杨节熟稔地翻着登记本登记,并交代保洁大姐。

曾在外地打工8年的杨节,如今已是青云小院的客房经理。“现在每月有3000多元钱的工资。”她推开玻璃门,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湖面微笑着说:“能在家门口守着家里的俩娃,我心里踏实。”

邵女坪社区的民宿故事,要从一张“资源清单”说起。社区干部挨家挨户走访,统计出91套闲置移民房。“有的是老人搬去城里住,有的是年轻人嫌老房子破。”水富市云富街道宣传委员文慧记得,最初动员房东出租时,不少人心存疑虑:“这么偏的地方,谁来住?”

改变发生在2023年春节试运营期间。当13万名游客涌入邵女坪社区,平时每月600元都租不出去的房子,突然能收到4000元的月租。

“今年五一假期,我们正式开园,接待游客17.2万人次,营业收入685.4万元。”文慧笑着说,停车、住宿完全供不应求。

走进湖畔小院,该小院的老板陈全正和厨师商量着新菜单。

“我爸妈以前在安置点开小餐馆,我大学毕业后就想着回来接着干。”陈全说,一开始主要是满足本地游客的需求,后来随着外地游客增多,原本的小院已经不能满足用餐需求。“2023年,我对小院做了改造升级,还在室外新增了12张桌子,目前共有20多张桌子。”

“现在游客多了,光靠餐饮不够,我打算把二楼改成民宿,让外地游客也能住下来看星星。”陈全十分看好这里的发展,他还打算借着这个机会联动周边,带动更多人就业。

绣花功夫里的共富密码

如果说民宿是邵女坪社区的“面子”,那么藏在背后的“里子”便是邵女坪社区创新的“共富机制”。

在邵女坪社区服务中心的公告栏里,张贴着一张资金使用明细表:旅游专债9000万元、移民资金1200万元、企业融资3000万元……记者看到,每一笔资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钱要花在刀刃上,”文慧指着正在施工的五星级酒店工地,“这笔企业融资,就是用来建北部康养区的。”

据介绍,在水富市水电移民服务中心的指导下,邵女坪社区成立民宿协会,把39户民宿主组织起来,统一培训、统一标准、共享客源;村集体成立旅游公司,负责码头管理、垃圾清运、游客接待;移民以房屋、土地入股,享受“保底+分红”的收益。

数据无声,却最有说服力。2024年,邵女坪社区接待游客164.87万人次,营业收入超过5000万元;移民人均年收入较搬迁初期增长3倍,90%的家庭有了稳定收入来源。

“现在年轻人回来创业的越来越多。”彭道全掰着手指头告诉记者,“从2016年到现在,已有116户回来开餐馆、办民宿、做旅游服务。”

暮色渐浓时,向家坝水电站的夜航灯次第亮起,与邵女坪社区的万家灯火交相辉映。这一因大国重器而生的移民安置社区,正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不是遥不可及的“诗和远方”,而是家门口的人间烟火,是一起奋斗的共富路,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下一步,我们要协调各方力量,帮移民群众把产业做优、日子过甜,让每个移民都活得有尊严、有奔头。”望着江面上的货轮,水富市水电移民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晚风送来桂圆的清香,邵女坪社区的夜晚,才刚刚开始。

友情链接
  • Copyright @2004-2021 云南政协新闻网版权所有
    本网站上的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设计/制作:云南政协报社
  • 滇公网安备53011202000096    滇ICP备11006793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00001